一百八渡河
即八渡河。在今陕西略阳县城东。《方舆纪要》卷56略阳县:一百八渡河“自巩昌府徽州界流入境,下流合嘉陵江。明初,徐达下秦州,遂南出一百八渡河,由略阳入绵州,是也”。
即八渡河。在今陕西略阳县城东。《方舆纪要》卷56略阳县:一百八渡河“自巩昌府徽州界流入境,下流合嘉陵江。明初,徐达下秦州,遂南出一百八渡河,由略阳入绵州,是也”。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二里静州村。《方舆纪要》 卷67静州长官司: “正德间,与岳蓬为乱,攻茂城,断水道,城中大困,既而克平之。所辖法虎、桃沟等八寨。州南北定门至关子
又名禁江。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九十里长江北岸。《明史·太祖本纪》: 太祖二十三年 (1363),陈友谅围南昌,太祖帅舟师赴救,“次湖口,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嘴,遏友谅归路……友谅食尽,趋南湖嘴,为南湖军所
清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捷米尔利克河与察林河汇合处南岸。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1: “由锡伯卡伦接连迤西转南而东,大小卡伦十七处: 特穆尔里克、特穆尔里克渡口……额鲁特领队大臣专辖。”
1939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和顺县西部析置。属太行区。治横岭镇 (今山西和顺县西横岭镇)。1945年4月撤销,与和东县合并,复置和顺县。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山西省和顺县西部析置。以位县西
又名上鳌墟。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北三十里高兴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兴国县西北有高兴墟。
古名三山谷。又名辰山、思邛山、九龙山。土名饭甑山。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与江口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交界处。海拔2494米。《黔记》: 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清一统志·松桃厅》 引 《九龙
即冻州。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方舆纪要》卷110上下冻州:“本西原农洞地,旧名冻江,宋置冻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高平郡高平县 (今河南商城县东)。陈称为建州。隋开皇初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安遂县 (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罗定及广西岑溪等三县市部分地。贞
在今河南淮阳县城北三里。淮阳古为陈国,传太昊(即伏羲)都宛丘,死后葬此。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陵前建祠。宋太祖赵匡胤诏立陵庙,又大事建筑。明太祖朱元璋曾亲临祭祀。明、清两代对陵园建筑屡加修葺。整个陵域
即今广东韶关市东江与溱水 (今武江)合流后之北江。《水经·溱水注》: “东溪亦名东江,又曰始兴水。……东汉又西注于北江,谓之东江口。溱水至此,有始兴大江之名。” 《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溱水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