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集
即今河北威县北七级镇。明嘉靖《威县志》卷2:七级集“在县北七十里”。
即今河北威县北七级镇。明嘉靖《威县志》卷2:七级集“在县北七十里”。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驾雾关 “在潜山县南三十里,驾雾山下”。按,据民国 《潜山县志》 卷1谓驾雾关在县西五十里。
北宋置,属介休县。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二十八里冷泉村附近。即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北冷泉。北宋属灵石县。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置,治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
契丹会同元年(938)置,治所在临潢府(治临潢县,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一小部分及蒙古国地。金初改为上京路。天眷元年(1138)改名北京路。辽五京道之一。契丹
①唐武德七年(624)置,治所在勃弄县(今云南弥渡县境)。后废。②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元郭松年《大理行记》:“张乐进求时,州北龙兴和山忽五色云起,
在今安徽铜陵市西,接铜陵县城。《方舆纪要》卷27铜陵县:天井湖“在县东门。湖心有井不竭。远近诸川,多汇于此, 引流为河口河”。又称天岗湖。跨安徽省五河与江苏省泗洪二县境。原系淮河支流河道,黄河南徙夺淮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方舆纪要》卷98福州府长乐县“黄崎寨”条:“《志》云,县有仙崎寨、广石寨、东山寨,与黄崎为把截四寨。”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外的东面和北面,是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等寺庙的总称。溥仁寺、溥善寺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各蒙古王公齐集热河行宫,为庆祝
又作岭营、林谿、岭谿、领谿。治所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林村。
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十里。《明史·地理志》 赣州府赣县: “南有长洛巡检司,后迁县西黄金镇。”(1)古镇名。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明时置巡检司、税课局于此。(2)今镇名。(1)在广东省丰顺县中部偏东北、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