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岁山

万岁山

①俗称煤山。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景山。明永乐五年(1407)兴建北京宫殿,将拆除元宫殿及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积成土山。土山位于纵贯皇城中轴线上,取名万岁山。《明一统志》卷1:西苑“东北有万岁山,高耸明秀,蜿蜒磅礴,上插霄汉, 隐映宫阙, 皆禁中胜境也”。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在此山东麓一槐树下。《明史·庄烈帝纪》:“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即此。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为景山。今为景山公园。

②即万安山。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十里万安镇。《寰宇记》卷104休宁县:“吴避孙休之名,改为海阳县,仍移于万岁山上。”

③又名城山。在今安徽凤阳县城北隅。《方舆纪要》卷21凤阳县:万岁山“在皇城北,城垣经其上。东西有二峰对峙,东曰日精,西曰月华”。

④北宋政和七年(1117)筑,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史·地理志》:政和七年(1117),“始于上清宝箓宫之东作万岁山。山周十余里,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亭曰介,分东西二岭,直接南山”。宣和四年(1122)改名艮岳。

⑤即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灵寿山。《水经·耒水注》:千秋水“出西南万岁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钟乳,山上悉生灵寿木,溪下即千秋水也”。《舆地纪胜》卷57郴州:万岁山,“天宝六年改为灵寿山”。


(1)在安徽省凤阳县城东北隅。原名凤凰山,又名九华山,明朱元璋即帝位后改称万岁山。有东西两峰对峙:西为月华山;东为日精山。昔有明太祖御书“第一山”碑,建有“御书亭”,均毁。(2)又称艮岳、寿峰、寿山艮岳、万寿山。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内。北宋徽宗时筑,周十余里,高九十步。上建亭台楼阁,下掘池沼。金兵入汴时被毁。(3)“景山”的旧称。


猜你喜欢

  • 广安城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筑。即今新疆吐鲁番市。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吐鲁番镇城曰广安。”

  • 东郭湖

    在今浙江嘉兴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1嘉善县:东郭湖“有长堤横亘三十里,俗谓之下塘,绕城北而东南会于华亭塘”。

  • 荷节县

    即符节县。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续汉书·郡国志》 讹为 “荷节县”。

  • 江都国

    西汉景帝三年(前154)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元狩六年(前117)改为广陵国。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置,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区西北蜀岗)。元狩二年(前121年)改为广陵郡。

  • 白石场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清一统志·廉州府》 “海北盐场”引《县志》:“白石场在县东南九十里,又东有官寨、丹兜二场, 皆明洪武中建。本朝并为白石一场。”

  • 双碑村

    即今河北隆尧县西二十八里双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唐山县图:西北有双碑村。

  •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水经· 渠水注》引 《竹书纪年》: 梁惠王二十八年 (前342),“穰疵(苴) 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二十七年

  • 丰子岭

    又作峰子岭。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北。唐贞观十年(636)移南宾县治于丰子岭南。古山名。又作峰子岭。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北。唐贞观十年(636年)移南宾县治于丰子岭南。

  • 桑中侯国

    西汉宣帝封赵顷王于广汉为桑中侯,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南。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 桃水 “南径蒲吾县故城西,又东南流径桑中县故城北,世谓之石勒城。盖赵氏增城之,故擅其目,俗又谓之高功城”

  • 采野

    即加罗希。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万伦之柴也。见明王宗载 《四夷馆考·暹罗馆》。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南洋记》 作斜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