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景山寨
在今浙江缙云县北二十四里,接永康县界。《方舆纪要》卷94缙云县:万景山寨“在县西北, 中容万人”。
在今浙江缙云县北二十四里,接永康县界。《方舆纪要》卷94缙云县:万景山寨“在县西北, 中容万人”。
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三十五里感王镇。《清史稿·宋庆传》: 光绪二十年 (1894),中日甲午之战,“日军西陷海城,庆亟赴之,击敌感王寨”。
①清入关前都城。即今辽宁沈阳市。后金天命十年 (1625) 自东京 (今辽阳市) 迁都沈阳,天聪八年 (1634) 尊为盛京。顺治元年 (1644) 定都京师顺天府 (今北京市) 后,以此为留都,亦称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大坪田“在县东北四十里。《闻见录》:大坪田道通汤溪、武义、宣平,为县境要口”。
又作稾城县、藁城县。西汉置,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东汉废。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复置,属巨鹿郡。北齐改名高城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复名槀城县,大业二年 (606
在今四川雷波县与美姑县之间,为大小凉山分界山。海拔3960米。民国常隆庆 《雷马峨屏调查记》: “黄茅埂附近及西溪河以东之地乃称大凉山。”
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一说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汉改置湔氐道。古县名。本湔氐地,秦始皇时置县,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属蜀郡。西汉改置为湔氐道。
在今江西乐平市北。《方舆纪要》 卷85乐平县: 炼铜山 “在县北六十里。唐置场冶铜山下,以供永平岁铸。后开凿无度,山倾,其水发为河”。古山名。在今江西省乐平县北。产铜,唐时曾置冶场炼铜于此,故名。
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南五十四里宜冲桥乡。《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羌口镇” 条下: “废宜冲驿,旧通辰沅云贵之路。明洪武中,以路险废之。”
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十里。《明史·地理志》:太和县有北原和巡检司。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旗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汉书·地理志》 雁门郡强阴县: “诸闻泽在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