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冈山
在今湖北保康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三十六冈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旁多冈阜, 因名”。
在今湖北保康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三十六冈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旁多冈阜, 因名”。
又作崿岭、鄂坂、崿岅。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为洛阳东南门户。《元和志》 卷5缑氏县: “鄂岭坂,在县东南三十七里。《晋八王故事》 曰: ‘范阳王保于鄂坂。’ 后于其上置关。”
即今湖北远安县西北三十里白马山。《新唐书·地理志》 峡州远安县: “有神马山,本白马山,天宝元年更名。” 《清一统志·荆门州》: “山有白石如马。”
又名巴山。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相山。《寰宇记》 卷 110抚州崇仁县: 临川山 “在崇仁县南六十一里。旧名巴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临川山”。
战国楚邑。在今安徽临泉县南。为战国时代自鄂 (今湖北鄂州市) 至郢 (今安徽寿县西四十里)途中要地。《鄂君启节》 铭文云: 自鄂往,“庚阳丘,庚邡城,……庚高丘,……庚郢”。疑当在《水经·淮水注》 中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水经·获水注》:安陂水“上承安陂余波……水北流注于获”。《宋书·武三王江夏文献王义传》:元嘉二十八年(451),魏军过彭城,“民有告:‘虏驱广陵民万余口,夕应宿安王陂,去城数十里
即今陕西汉阴县。 南宋绍兴二年 (1142)移汉阴县于此。 《清一统志 ·兴安府》: 滶口镇 “今汉阴厅治”。
即今广西邕宁县治蒲庙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宣化县图: 东南有蒲庙墟。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卢山镇南。《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腰带河 “在 (卢山长官司) 司治南。又摆游河,在司西三十里。下流俱入于都泥江”。
在今广东深圳市蛇口西赤湾。清于此建左、右炮台,为新安县门户。
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北宕渠郡置,属新州。治所盐亭县 (今四川盐亭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西魏恭帝时置,治盐亭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盐亭县一带。隋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