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垛镇

三垛镇

元改三墩镇置,属高邮州。即今江苏高邮市东四十里三垛镇。《元史·纳速剌丁传》:至正末,张士诚义军袭高邮,“纳速剌丁以舟师会诸军讨之。距三垛镇,贼众猝至,纳速剌丁麾兵挫其锋”。


在江苏省高邮市东南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垛,人口 9800。宋称三墩镇,意为“老镇建在三高土墩”之上,为北宋高邮四镇之一。南宋建炎中,岳飞屯军三垛,为楚州声援,大败金兵,即此。明嘉靖年间始用今名。1949年设三垛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置镇。2000年二沟、武宁二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纺纱、织布、毛巾、地毯、印刷、食品、自来水等厂。特产“三垛方酥”食品。高兴盐、司宜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思州宣抚司

    元置,治所在龙泉平长官司 (今贵州凤冈县)。不久迁治清江 (今岑巩县)。后改置思州宣慰司。

  • 荷浦桥镇

    一名河埠桥。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

  • 东兴县

    ①三国吴太平时分南城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北三十里。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抚州。七年(624)废入南城县。②1933年伪满改东兴设治局置,属滨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木兰

  • 升平社学旧址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北石井镇。社址布局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斗争胜利后,次年把升平社学改组为联合附近各乡共同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武装组织。1959年重修旧址。祠

  • 邕宁县

    1914年改南宁县置,为广西省会及南宁道治。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1946年划城区置南宁市。1951年迁治今县东北五塘镇。1953年迁今治蒲庙镇。旧县名。1914年改南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旅顺口关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大连市西旅顺口。《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 “旅顺口关在南,海运之舟由此登岸,有南、北二城,其北城有中左千户所。”

  • 后潘村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91湖州府:后潘村“元置巡司于此, 后废。明初洪武三年复置后潘巡司,今移于南浔税课局”。

  • 蔡里宗

    又称蔡宗。治所即今西藏拉萨市东蔡公堂。

  • 双溪寨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双溪寨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即双溪水口也。其南十余里为四渡寨,旧尝设兵戍守”。

  • 巴浪宗

    明作巴朗。又称白浪木、巴朗宗、巴浪宗、巴纳木宗。即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巴浪”为两姓名。传说13世纪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二人曾在此处一起念经,后以二人姓名首字为当地地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