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峒
今贵州习水县北三峒。《明史·刘綎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应龙,“诸将克丁山、铜鼓、严村,遂直捣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峒绝险,‘贼’将穆照等众数万连营,诸将惮之。綎分兵攻其三面……尽克三峒,擒穆照及‘贼’魁吴尚华”。
即今贵州省习水县北三洞。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土司杨氏,刘綎率军与之战于此。
今贵州习水县北三峒。《明史·刘綎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应龙,“诸将克丁山、铜鼓、严村,遂直捣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峒绝险,‘贼’将穆照等众数万连营,诸将惮之。綎分兵攻其三面……尽克三峒,擒穆照及‘贼’魁吴尚华”。
即今贵州省习水县北三洞。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土司杨氏,刘綎率军与之战于此。
即谏壁镇。今江苏镇江市东南谏壁镇。宋马令 《南唐书·卢绛传》: 绛 “入金陵,诣后主上书,陈京口至涧壁要冲之地,宜立栅屯戍”。
即今河北肃宁县东南二十四里梁家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肃宁县图: 东南有梁家村。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南宁河上。《新唐书·地理志》 祁门县: “西南十三里有阊门滩,善覆舟。旻开斗门以平其隘,号路公溪。后斗门废。” 《寰宇记》 卷104祁门县: 阊门滩 “在县西南一十里。夹滩两岸有大坛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清光绪 《广东图说》 卷1香山县: “焦门山又名求雨山,上有炮台,东临东莞县。” 清设把总驻守。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方舆纪要》 卷49济源县: 狐岭关 “一名胡岭关。宋绍定三年,蒙古史天泽攻金将武仙于卫州,仙败走胡岭关,天泽遂取卫州,是也”。
即今四川资中县西一百二十里罗泉镇。《寰宇记》 卷85陵井监: “罗泉井旧废,至国朝乾德三年重开,月收盐三十五斤。” 明置盐课司,清置州判,民国初置县佐。民国 《资中县续修资州志》 卷2: 罗泉镇 “两
北宋置,属高唐县。在今山东高唐县东北三十里。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南洋岸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盐城县东北有 “南洋”。1948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盐东县迁治于此。
“承雀山” 之讹。即凫山。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二里。《寰宇记》 卷14、《元丰九域志》卷1均作 “承匡山”。
春秋时小国。在今山东莱芜市东二十里。《春秋》:桓公十五年(前697),“邾人、牟人、葛人来朝”。杜注:“牟国,今泰山牟县。”古国名。春秋封国。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春秋》桓公十五年(前697年):“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