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嵕庙
又称灵王庙。在今山西壶关县南二十四里黄家川南阳护村。据庙内碑记载,庙创建于金大定乙未年(1175)。明代重修。现存庙宇除大殿为金代建筑外,其余均为明代建筑。
又称灵王庙。在今山西壶关县南二十四里黄家川南阳护村。据庙内碑记载,庙创建于金大定乙未年(1175)。明代重修。现存庙宇除大殿为金代建筑外,其余均为明代建筑。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即今云南泸西县。宋大理属石城郡。元改广西路。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泸西县。属石城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置广西路。
在今河南淇县西北。《诗经·卫风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汉书·沟洫志》: 汉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后汉书·寇恂传》: 恂任河内太守,“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
即景阳井。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古台城内。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景阳井一名胭脂井,又名辱井。在台城内。”又称辱井。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内鸡鸣山下。相传为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避隋兵之所。传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沙坪坝小龙坎东八里,嘉陵江南岸。1939—1946年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地,周恩来、董必武等在此工作,1945年8月,毛泽东来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住此。1961年定为全国
①西晋改湔氐道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一说在今黑水县。南朝宋废。②东晋永和八年(352)侨置,属宁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境。北周属蜀郡。隋废。③即升迁县。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水经
即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东北雅布赖盐池。《清一统志·阿拉善厄鲁特》: 鸳鸯白盐池“在旗界。旧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镇番卫西北二百二十里边外。明初会设鹾司,后因边外商贾不行,故废”。
一名双河。即今安徽青阳县东之青河。为青通河支流。源出县南分流岭,北流至县城东入青通河。《明史·地理志》 青阳县: “南有临城河。”《方舆纪要》 卷27青阳县: 临城河 “在县南。《志》 云,大通河之别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分新民、辽阳、海城等县地置,属奉天府。治所在阿司牛录镇(今辽宁辽中县)。因处辽河中游,故名。民国初属奉天辽沈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在辽宁省中部。属沈阳市。面积 1668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小现礁。1935年命名小觅出礁。1947年改名小现礁。
即今汕头市西北鮀浦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蓬州所 “在澄海县西南三十里。南临牛田洋,西北去揭阳县九十里。明洪武二年置守御千户所于夏岭村,二十七年移于驼江都,三十一年筑石城,周六百四十丈。嘉靖中自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