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尖
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清嘉庆十年(1805年)置巡检司于此。
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清嘉庆十年(1805年)置巡检司于此。
商代方国。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子对曰: 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 杜预注: “逢伯陵,殷诸侯,姜姓。”古国名。商代方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北。《左
亦作临瘴郡、临障郡。南朝宋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寰宇记》 卷169石康县: 临瘴郡 “以界内瘴江为名”。南齐置漳平县,为临漳郡治。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浦北、灵山三县相连地区。梁、
辽清宁中置,治所在混同县(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金废。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后废。
一名峡口镇。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作 “硖口”。
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县前水“在上犹县治南。源发自县西,会北胜水、横水、礼信水、料水、稍水,流经县前下入南野水”。《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上犹县:县前水“在县城南。源出桂阳
又名芮津镇。即今安徽蒙城县北芮集。《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内津镇“在蒙城县北三十里”。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东椗。《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出没浯屿、白坑、东椗……甲洲间,要求互市”。即此。即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南东椗。《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出没浯屿、白坑、东椗、莆头……要求
指且末国。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三国志·魏书·东夷传》 裴注引《魏略·西戎传》:“南道西行,且志国、小宛国、精绝国、楼兰国皆并属鄯善也。”
东晋建元元年 (343),十六国前凉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