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苏祠

三苏祠

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南纱縠街。为北宋苏洵及子苏轼、苏辙故居。《明一统志》卷71眉州:三苏祠“在州西南,即苏洵故宅。元建为祠。本朝洪武间重修”。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1665)重建,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形成今日之规模。有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抱月亭、云屿楼、碑亭等建筑及环祠池溪,形成园林式的祠庙。1924年辟为三苏公园。1959年改为三苏纪念馆。


在四川省眉山市城西南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的祀祠。原为苏氏故宅,明洪武年间,时人为纪念三苏,始就地改宅为祠,供三苏塑像,并立故里石坊。后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同治、光绪年间续有增修。1928年辟为三苏公园,1950年后多次修葺,园林祠宇亭榭恢复旧观。今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启贤堂、瑞莲亭、云屿楼、济美堂、抱月亭、披风榭、碑亭等,多为木结构中式平房。祠内辟有陈列室,展出宋、元以来三苏著作的历代版本,以及苏轼的书法、绘画拓本,三苏生平等。碑亭内竖有古碑数十通,其中有苏轼亲笔《马券碑》、《乳母碑》、《柳州碑》等。祠内的洗墨池及古井传为苏宅遗物。园林占地5.2万多平方米。林木葱茏,小溪环流,富有南方园林特色。

三 苏 祠


猜你喜欢

  • 散毛沿边宣抚司

    明洪武四年(1371)改散毛宣慰司置,属施州。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永乐九年 (1411) 改为长官司。十三年 (1415) 改为宣抚司。属施州卫。清初改为散毛土司。

  • 三岔河市

    即今湖南安乡县东三岔河镇。民国《安乡县志》卷5:三岔河在“县东三十里。商户数百家,贸易盛”。

  • 彭越台 (臺)

    又名梁王台。在今山东定陶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33定陶县: 彭越台 “相传彭越所筑。今高阜隆起,即故址云”。

  • 岱江

    即今福建连江县境之连江。《方舆纪要》 卷96连江县: 连江 “一名岱江”。

  • 邹山

    即邹峄山。亦作驺山、邾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水经·泗水注》:“漷水又径鲁国邹山东南,而西南流。《春秋·左传》所谓峄山也。邾文公之所迁,今城(按指邹县旧治)在邹山之阳。……山东西二十里,高秀

  • 殷达穆

    亦作音达穆河、音达穆毕尔罕。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北,音达木河口东岸。因濒音达木河得名。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音达木河口卡伦在“ (三姓) 城东北,松花江南岸二百十三里”。

  • 亮子河

    一名亮中河。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明《全辽志》 卷1: 亮子河在 “(开原) 城西五十里。源出城东北枪杆岭,西流入辽河”。

  • 渴塞城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为拔汗那国都城。唐显庆三年 (658) 为休循州都督府治所。又作可伞城、可散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唐显庆四年(659年)设置休循州都督府于此。元为察合台

  • 益实卫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蛟河市北伊什河畔。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东伊什河畔伊什站。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安故县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南玉井乡。西晋初废。十六国前凉复置,兼置安故郡。后废。《水经·河水注》:“洮水北径安故县故城西, ……《十三州志》曰:县在郡南四十七里。盖延转击狄道安故五溪反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