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宜川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722),“上幸寿安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即此。
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唐开元十年(722年),玄宗猎于上宜川,即此。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722),“上幸寿安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即此。
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唐开元十年(722年),玄宗猎于上宜川,即此。
元置,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南。明废。元置,在今江西省万载县西南。属袁州路。明废。
即今四川泸县东南长江南岸弥陀镇。清嘉庆 《泸州志》 卷2: 弥陀岩场在 “州东四十里”。以江边石岩上石刻 “阿弥陀佛” 字得名。
①西汉置,属犍为郡。治所即今四川资阳市。《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即此。南朝梁废。②1913年废资州置,属四川永宁
明代海西女真。分布于今吉林松花江上游以西、辽宁辽河上游以东地。分为四部: 北曰乌拉,西曰哈达,东曰叶赫,南曰辉发,皆以河得名。万历年间先后为后金所灭。
即今江苏启东市。1928年于此设启东县。1989年改设启东市。在江苏省启东市中南部、头兴港两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16.6万。镇人民政府驻汇龙,人口9万。1928年始为启东县治。
原名涌金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增筑杭城,改称丰豫门。为南宋临安城西门之一。明初复名涌金门。
唐置,属羁縻悦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亦作剌麻哈。在今青海达日县西黄河南。《元史·地理志》 河源附录: “思本曰: …… (怀里火秃河) 与黄河合,又东北流一百余里,过郎麻哈地。”
南朝宋永初中分汉丰县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开县: “新浦县者以浦名。” 西魏为开江郡治。北周为江会郡治。隋大业初属巴东郡。七年(611) 移治今南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明一统志》 卷57袁州府: 泞泉 “在府城北三十里。溉田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