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容渎
南朝梁建,故址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唐许嵩《建康实录》卷2注曰: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顶上分流,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渎西流入江宁秦淮。后至陈高祖即位,又堙上容而更修破冈”。
南朝梁凿。在今江苏省句容市东北。陈废。
南朝梁建,故址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唐许嵩《建康实录》卷2注曰: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顶上分流,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渎西流入江宁秦淮。后至陈高祖即位,又堙上容而更修破冈”。
南朝梁凿。在今江苏省句容市东北。陈废。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吐蕃废。
南朝梁置,属南洛州。治所在上津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武德元年(618)改为上州。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西魏大统时改上州。隋义宁二年(618
1912年合南田厅、石浦厅置,属会稽道。治所在今浙江象山县南八十里樊岙乡。以南田岛得名。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0年废。(1)古县名。北魏孝明帝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北金陵河西岸,属武都郡。
清康熙八年(1669)郑成功子郑经改东都承天府置,治所在今台湾台南市。辖今台湾岛和附近澎湖等岛屿。二十三年(1885)改置台湾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郑成功子郑经置,治今台湾省台南市。辖今台湾岛以
在今天津市、河北省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市盐场的总称。蒙古太宗二年(1230)始设河间税课所,置盐场。六年改立盐运司。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立河间都转运司。盐场二十二。明初置北平河间盐运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九十里与山西阳城县交界处。《尚书·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王屋之山,是多石。水出焉,而西北流于泰泽。”《元和志
北宋置,在今甘肃定西县西北六十里。《宋史·地理志》:会州平西砦“绍圣四年赐名,地本青石峡,属熙河路”。《方舆纪要》卷59安定县:平西砦“明初洪武二年,元故将扩廓袭兰巩境内。三年遣徐达等御之,达至平西,
本名洛当城。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魏书· 慕容白曜传》: 白曜 “既至升城,垣苗、糜沟二戍拒守不下”。《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北径垣苗城西,故洛当城也。伏韬 《北征记》曰,济水又与清河合流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北湘江西岸,三䂘矶西北。《水经·湘水注》:“(临湘)县治西北有北津城。”《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北五十里洪山口 乡。《方舆纪要》 卷11遵化县: 洪山口关 “有城,其内为松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