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阿拉克硕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与杂多县交界处,子曲河南北两岸。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达尔熊地方上阿拉克硕族”。清末与下阿拉克硕土司合并为拉休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与杂多县交界处,子曲河南北两岸。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达尔熊地方上阿拉克硕族”。清末与下阿拉克硕土司合并为拉休土司。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6武定军民府:佐邱山在“府西北二十五里。中平坦,有泽广五亩,水泉无盈涸,名洗马池,分流东注,一为勒溪洟,一为东波洟”。
北宋废霍山县置,属六安县。即今安徽霍山县。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北石船镇。清道光《江北厅志》卷2:石船场“去城一百四十里”。
即赛音诺颜部中后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温都尔乌兰一带。
西周时封国。在今山东东平县东鄣城集。《春秋》: 庄公三十年 (前664),“齐人降鄣”。杜注:“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古国名。春秋小国,姜姓。后灭于齐。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北障城。《春秋》庄公三十年(
在今浙江缙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4缙云县: 管溪 “在县东五十里。源出括仓山,经管溪官山下,又西流入于好溪”。
又称纳曲卡、那曲卡、那曲宗。即今西藏那曲县。
即今河南社旗县南二十六里青台镇。《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 讨吴元济,“李愬遣方城镇遏使李荣宗击淮西青台城。拔之”。即此。
1939年改卡克满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1945年改为巩乃斯县。1942年由卡克满设治局改名,治那里格(今新疆新源县新源镇)。1945年升县,并改名巩乃斯县。
在今上海市长宁区东南部法华镇路。北宋开宝三年 (970) 始建,元、明、清时曾多次重修,近代废弃。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分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