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岸科奇科尔卡。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科什噶尔 “在图斯库勒西岸”。
明置,在今四川中江县。《方舆纪要》卷71中江县:五城驿在“县治北”。
即今湖南浏阳市南大瑶乡。清嘉庆《浏阳县志》卷7:大窑铺市“在县南六十里”。
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 置,属金山卫。治所即今上海市南汇县。清雍正二年 (1724) 设南汇县治此。康熙十七年(1678) 裁。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北,与南投县交界处之䓫莱主山。《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北:岐来山。”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 班鸠崖 “在卫东百八十里。崖长五十里。望之若城郭”。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史记·河渠志》:“上姑苏,望五湖。” 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15: 姑苏山 “一名姑胥,一名姑余。在横山西北,古姑苏台在其上”。古山名。又名姑胥、姑余、胥台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亦作筰、筰都。西汉初西南夷国。都于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泸定、荥经等县地。《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西南六里野鸡坪。明洪武五年(1372) 废。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萨赫里萨布兹及卡尔希一带。《隋书·西域传》: “史国,都独莫水南十里。旧康居之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