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因不夜城为名。东汉废。境内成山,汉时有日祠。
古县名。西汉置,因不夜城得名。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不夜村。属东莱郡。东汉废。境内有成山日祠。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因不夜城为名。东汉废。境内成山,汉时有日祠。
古县名。西汉置,因不夜城得名。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不夜村。属东莱郡。东汉废。境内有成山日祠。
在今江西贵溪县上清镇东。汉张道陵之后世居于此。唐名真仙馆。北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清康熙时御赐“太上清宫”匾额。即“上清宫”。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水县:沙湖“在县南六十里。周五十余亩,为堰以资灌溉”。②在今江苏盱眙县北。《方舆纪要》卷21泗州:“沙湖在州北五里。当祖陵之东南。”③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
唐置,属羁縻悦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即今安徽宿州市东三铺乡。明嘉靖《宿州志》卷1:州南闵孝乡有东三铺集。清光绪《宿州志》卷3:东三铺集“至城三十里”。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民国 《新都县志》 卷1: 弥牟镇 “一名唐家寺,在县东北十七里。后唐时已有之,明季兵燹,废为邱墟。清康熙二十 一年重建”。
在今山东东明县南六十里马头镇,南滨大河。《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杜圣堤,“《志》云,长堤属县境者三十三里,而长堤为要口。嘉靖十三年,因旧址增筑。有杜圣砦,亦曰杜圣集,置巡司于此”。
①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南四十里白沙乡。清光绪《咸宁县志》卷2 《铺舍》:白沙铺“南往通山路”。②即今湖北孝昌县西南白沙镇。清光绪《孝感县志》卷2:“白沙铺,在花园西南三十里。”
即今四川合川市北钱塘镇。民国 《合川县志》 卷2: 大磻水 “至刘家大桥为钱塘镇,通路有水,食店数家”。在重庆合川市北缘。面积90.6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圆凼子,人口6860。场头原有
元大德四年 (1300) 以维摩部置,属广西路。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十里阿猛镇。辖境包有今云南丘北县地。彝语 “维” 为沟,“摩” 为水井,意即小河旁水井边的地方。明代属广西府,治所在今砚山县西北
又名正阳镇。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清一统志·颍州府一》:正阳镇,“《县志》:正阳镇即古颍口,亦谓之西正阳。以寿州亦有正阳镇在东也”。古镇名。在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淮河西岸,即古颍口。隔淮与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