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丛夏州

丛夏州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猜你喜欢

  • 岝㟧山

    ①亦作莋碓山。 俗名狮子山。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越绝书·吴地传》: “莋碓山,故为鹤阜山。禹游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更名莋碓。”《吴地记》: “岝㟧山在吴县西十二里, 吴王僚葬此。

  • 龙须门镇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龙须门镇。《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平泉州有“龙须门”镇。旧于此设把总驻守。在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满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龙须门,

  • 江东

    ①一名江左。本指今芜湖市、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江东之称始于汉初。《史记·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指此。三国时孙吴建都建邺(今江

  • 浪藏寺

    亦作浪庄寺。在今四川得荣县。《清史稿·土司传》: 宣统三年 (1911) 二月,“ (赵) 尔丰以巴塘所属之得荣浪藏寺数年不服,派兵攻克之,设得荣委员”。

  • 大盐池

    ①即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哈日芒乃淖尔(盐海子)。《水经·河水注》:“《魏土地记》曰:(朔方)县有大盐池,其盐大而青白,名曰青盐,又名戎盐,入药分。”②即今哈萨克斯坦西南和乌兹别克斯坦西北之咸海。《元史·

  • 湓山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湓山 “在县东六十二里。环拥十二峰,上有紫元洞及王郭、浮邱三仙坛”。《清一统志·临江府》: 湓山 “山有十二峰。高十里,云出则雨”。

  • 武延川

    即宁夏西吉县南之葫芦河。《宋史·曹玮传》: 真宗时,“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于是陇山诸族皆来献地”。即此。《明一统志》 卷35平凉府: 武延川 “昔有武延者居此川之旁,因名”。

  • 石城堡

    ①明置,属巴州。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南石城乡。《方舆纪要》卷68巴州:“石城旧堡,在州东南七十里。”②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石城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石城堡在凤凰城北六十里。”

  • 西平砦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南宋绍兴中置巡司于此。明洪武十五年(1382)裁。

  • 没来国

    故地在今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之奎隆。《新唐书·地理志》:广州通海夷道“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最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