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吴陂堰。在今安徽潜山县西二十里。为三国魏刘馥所开。《三国志·魏书·刘馥传》:东汉末,“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吴塘陂在“县西二十里,潜水所注也”。在今安
隋开皇十八年 (596) 改江州置,治所在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大业初废。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北定结。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定,岛也。结,长也。水中有山,山上建城,故名。” 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谿合并设定结县,驻江嘎。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
又名古筑。宋置,即今安徽黟县西十里西武乡。淳熙《新安志》卷5黟县《镇场》:“西武镇在县西二十里。厢口镇在县西北二十里。县今无西武,只有厢口镇在县内。”
明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永昌关“在会川卫城西三十里”。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光启三年(887),“曲溪人刘金”归杨行密。胡注:“杨州盱眙县西南十里有曲溪。刘金, 曲溪屯将也。”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唐光启三年(887年)曲溪屯将刘金归杨行密
又名涞水,即今河北拒马河。《水经·巨马水》:“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东过逎县北,又东南过容城县北,又东过勃海东平舒县北,东入于海。”明始称拒马河。
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县南三十六里荆林街。《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德化县: 柴桑山 “汉以此名县”。三国吴属江夏郡。东晋为寻阳及江州治。隋开皇中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双峡水“在(小龙番长官司)司治南。有二水导流会于司东,又南流而西折,入于都泥江”。
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闪电河上源处。《金史·地理志》 桓州: “景明宫,避暑宫也,在凉陉,有殿,杨武殿,皆大定二十年命名。” 《元史·太祖纪》: 十年 (1216) 五月,“避暑桓州凉陉”。《世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