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顺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一带。贞观元年(627)废。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顺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一带。贞观元年(627)废。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自治县西北。《晋书·秃发乌孤载记》: 东晋太元二十年 (395),“乌孤讨乙弗、折掘二部,大破之,遣其将石亦干筑廉川堡以都之”。北魏废。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时中国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道路名。附见《新唐书·地理志》,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主要道路有二:(1)由广州经由越南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渡新加坡海峡,过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尼科巴
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西隅,系我国现存最古之私家藏书楼。明嘉靖四十年(1561)兵部右侍郎范钦建,取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而名。庋藏文献达七万多卷,多宋、元、明刻本,其中二百七十种明代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升博州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东昌路。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以博州改置,治所在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麻阳县 “岩门砦” 条下: “又龚溪砦,在县 (治今锦和镇) 南。宋熙宁六年置砦,寻废为铺。”
金兴定中置,治所在兰陵县 (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蒙古至元二年 (1265) 省兰陵县入州,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峄县。金兴定中置,治兰陵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镇南)。蒙古移治今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五十里高家港。《水经·淄水注》:“淄水入马车渎乱流,东北径琅槐故城南,又东北径马井城北,与时渑之水互受通称,故邑流其号,又东北至皮丘坑入于海。”《方舆纪要》卷35乐安县“马车渎”条引
即今新疆特克斯县东南科克苏河,为特克斯河支流。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特克斯河又东北径特里莫图岭南,又东北流,库克乌苏入之。”
辽、金作涞流河或来流水。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清一统志·吉林一》: 拉林河“在 (吉林) 城东北二百二十五里。源出拉林山,西北流会和伦、摩琳、喀萨哩三水,经阿拉楚喀城西一百二十里,至城西北二百五
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刮耳崖 “在崇化屯东十三里。悬崖峭壁,形势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