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洛城
南朝宋置,属晋寿郡。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宋书·氐胡传》:元嘉十八年(441)氐王杨难当“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虑汉中军出,遣建忠将军苻冲出东洛以防之”。即此。西魏于此置东洛郡。
在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东晋(一说南朝宋)置戍。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年)氐王杨难当谋据蜀,遣苻冲出东洛以御梁州兵,即此。西魏曾置东洛郡、县,北周废入平兴郡。
南朝宋置,属晋寿郡。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宋书·氐胡传》:元嘉十八年(441)氐王杨难当“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虑汉中军出,遣建忠将军苻冲出东洛以防之”。即此。西魏于此置东洛郡。
在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东晋(一说南朝宋)置戍。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年)氐王杨难当谋据蜀,遣苻冲出东洛以御梁州兵,即此。西魏曾置东洛郡、县,北周废入平兴郡。
西汉改蒲坂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东汉复改蒲坂县。即“蒲坂县”。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泽库县城附近。《清史稿·地理志》 南右翼中旗: “牧地当鲁察布拉山之西。东至库克乌松,南至齐克特尼诺尔,西至僧克图木齐,北至库克乌松西山。”
在今四川泸县东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53泸州:龙女洞“东去城二十五里。溪源峻深,高崖峭壁,近百余丈,崖半二穴,远望幽邃,人不能到。俗传为龙女洞。淳熙中李巽岩来游观瀑布,有留题”。《方舆纪要》卷72
在今越南西北部老街市。《方舆纪要》卷112归化府:水尾城“在州西南,交趾之水尾州也,与云南老挝宣慰司接界。《志》云: 自水尾州至老挝司城五百六十七里。宣德二年,沐晟由云南进讨黎利,至水尾县之高寨。贼水
一名黄水。即今河南贾鲁河上源。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北、荥阳市东南及郑州市境。《水经·济水注》: 黄水 “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北流注于济
南齐改武都县置,属南新巴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遵道镇。北周废入晋熙县。古县名。南朝齐时置,治今四川省绵竹市西北。北周时废入晋熙县。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前632),“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左传》: 晋“作王宫于践土”。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
即陶河。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魏书·孝庄纪》: 武泰元年 (528) 四月,“车驾巡河,西至陶渚”。即“陶河”。
①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贺江。《方舆纪要》卷101开建县:开江,“其上源即贺江也。自贺县南流二百里,经县境,合群川而南注,流百里入封川县界为封江。嘉靖十四年大水,县城为圯。隆庆五年,开江涨溢,复圯城西。盖
1913年改邓川州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三十八里邓川镇。民国《云南省民政厅<有关各县更改县名>案卷》:“邓川县名系由唐时六诏中邓赕诏之土名继续更易,沿用至今。”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