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峪遗址
在今山东日照市石臼所南八里东海峪村西。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末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遗址。面积3.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黑蛋壳陶杯、陶鼎、石刀等。从其墓葬和文化堆积可以明显看出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向龙山文化早期过渡,为山东龙山文化的分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今山东日照市石臼所南八里东海峪村西。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末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遗址。面积3.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黑蛋壳陶杯、陶鼎、石刀等。从其墓葬和文化堆积可以明显看出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向龙山文化早期过渡,为山东龙山文化的分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及上源平而水。《汉书·地理志》 郁林郡临尘县:“又有斤员(南)水。”领方县:“斤员(南)水入郁。”《水经·温水》:郁水“又东至领方县东,与斤南水合,东北入于郁”。即今郁江上源左江。《
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二年(1142),金人遣贺景仁来分划,“乃割商、秦之半,存上津、丰阳、天水三邑及陇西成纪余地,弃和尚原、方山原,以大散关为界”。在今陕西省宝鸡市
在今湖南道县西北五十里。《方舆胜览》卷24道州: 营道山 “其始名曰营阳,又曰南营,又曰洪道”。《明一统志》 卷65永州府: 营道山 “亦名龙山。状似蟠龙。……唐改曰弘道,至宋始改今名”。
在今河北邯郸县东南十八里大乐堡村北。乐毅,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人。燕昭王时任亚卿。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率军击破齐国,先后攻下七十余城,因功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号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东岸金刚石角西之洛克肖马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有专条记述。
清雍正五年(1727)改平溪卫置,属思州府。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8:玉屏县,“玉屏山在县治后,屹立如屏, 县所由名也”。 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
西晋武帝改建始县置,属上庸郡。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南朝梁废。古县名。西晋武帝时以建始县改置,治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属上庸郡。南朝梁废。
在今广西融安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天村山“在古县西南一百里。山上有水,人耕田如在天上,故名”。《方舆纪要》卷107永宁州:天村山“在州西南一百里。岭有田,居民耕种成村”。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后汉书·桓帝纪》 载: 延熹二年 (159),“秋七月,初造显阳苑,置丞”。
村名。在福建省东山县东北部,紧邻铜陵镇区。属铜陵镇。人口 5500。因有码头,故名。有渔具、水产加工、抽纱、工艺品等厂。县图书馆、航运公司设此。有5000吨级泊位码头。为双码公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