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卫
明洪武四年(1371)改东胜州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二十五年分置左、右、前、中、后五卫。次年罢前、中、后三卫。永乐元年(1403)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县,右卫内迁至今河北遵化市,直属后军都督府。明末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东胜州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二十五年分置左、右、中、前、后五卫,次年废中、前、后三卫。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左卫内迁至今河北省卢龙县,右卫内迁至今河北省遵化市。正统后废。
明洪武四年(1371)改东胜州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二十五年分置左、右、前、中、后五卫。次年罢前、中、后三卫。永乐元年(1403)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县,右卫内迁至今河北遵化市,直属后军都督府。明末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东胜州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二十五年分置左、右、中、前、后五卫,次年废中、前、后三卫。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左卫内迁至今河北省卢龙县,右卫内迁至今河北省遵化市。正统后废。
故地在今非洲东部索马里以南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层拔国在胡茶辣国南海岛中。西接大山。其人民皆大食种落,遵大食教度,……每岁胡茶辣国及大食边海等处发船贩易,以白布、瓷器、赤铜,红吉贝为货。”
亦称马面关。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北隅与保山市间,高黎贡山山脊。明、清为腾越九隘之一。光绪《腾越厅志》卷2:“曰马回者,言其山险,马至此而回也。今马面关即马回之讹。”
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北五里古城。十六国后赵时为祝阿郡治。北魏移治今禹城市西南。隋属齐郡。唐属齐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禹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
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因位于瑚佈图河(亦作三岔河)汇入绥芬河处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此置绥芬河厅。(1)地区名。在天津市南开、红桥、河北三区交会处,金钢桥附近。北运河、南
北宋置,属方城县。即今河南社旗县南二十六里青台镇。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晋书·司马勋传》:东晋永和五年 (349),梁州刺史司马勋率众出骆谷,“遣部将刘焕攻长安,又拔贺城”。即此。
在今甘肃文县东。《元和志》卷22曲水县:邓艾故城“在县东七里。魏景元四年,邓艾伐蜀……所筑城也”。
在今广西象州县南。《方舆纪要》卷109象州:三里塘“在州南。方广三里,灌南乡诸田”。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851年1月13日),洪秀全等由金田率兵至大湟江口。咸丰元年正月十八日(1851年2月18日),太平军预设伏兵,埋地雷于大湟江口,清将向荣率兵三路进攻,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南海礁东南约13海里。为一东北一西南向长浅滩。范围较大,边缘分布着破浪礁、光星仔礁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达息破礁。1947年改名安渡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