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边道

东边道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属奉天省。治安东县(今辽宁丹东市)。辖境约当今辽宁辽东半岛,新宾、抚顺、本溪、岫岩以东,吉林梅河口、辉南、抚松、安图以南及辽、吉两省鸭绿江以北地区。1929年废。


1914年6月由东路道改名,治安东县(今辽宁丹东市)。属奉天省。辖安东、兴京、通化、凤城、宽甸、桓仁、临江、辑安、长白、安图、抚松、抚顺、本溪、海龙、辉南、柳河、金县、复县、岫岩、庄河等县。辖境约当今辽宁省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以南辽东半岛,新宾、抚顺、本溪、岫岩等市县以东,吉林省梅河口、辉南、江源、抚松、安图等市县以南以及辽、吉两省鸭绿江以北地区。1926年2月由柳河县析置金川设治局,1929年7月升县。1929年初废。


猜你喜欢

  • ?矶山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八十里, 长江西岸之蛟矶山。 《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矶山 “在州东百五十里,独立大江中,东西往来,道经其下,盖与芜湖县接界”。

  • 卫藏

    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思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

  • 灵泉寺石窟

    在今河南安阳县城西南五十里宝山。灵泉寺始建于东魏,初名宝山寺。隋文帝赐名为灵泉寺。石窟规模不大,共有两个洞窟和二百零九个摩崖小龛,分布于东面岚峰山和西面宝山一带。大留圣窟位于岚峰山西坡,俗称道凭石堂,

  • 全节

    即泉鸠里。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晋潘岳《西征赋》:“纷吾既迈此全节,又继之以盘桓。”《文选》注:“全节,即《汉书》全鸠里,戾太子死处。《图经》:全节, 阌乡县东十里鸠涧西。”

  • 十寨

    一名右江十寨。在今广西忻城、上林二县红水河南北。明《万历武功录·广西十寨诸僮列传》:“思吉、周安、落洪、古卯、罗墨、古钵、古凭、都者及龙哈、咘咳,右江皆号为十寨。”明代,十寨僮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明

  • 愚水

    即禺水。在今陕西华县西。《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华州志》: “愚水亦名乔谷水,先时西自龙湾北经圣山村入灌水。明永乐中水暴涨,始东折自渔村而下,又北经遇仙桥,又北入渭。因名遇仙桥河。”

  • 环州甸

    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环州乡。明嘉靖四十四年 (1565) 置环州甸土舍。

  • 马滩河

    即今四川铜梁县南之淮远河。《方舆纪要》卷69铜梁县:马滩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大足县界,东流经合滩,有楼滩河来会焉,经县南而东注于涪江”。

  • 三不剌州

    在今甘肃靖远县北境。《明史·孙兴祖传》:洪武三年(1370),“帅六卫卒从(徐)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又《李文忠传》洪武七年(1374),“遣部将分道出塞,至三不剌川,俘平章陈安礼”。《方

  • 雁门峡

    在今江西会昌县南。《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雁门峡 “在会昌县南一百二十里,羊角江所经。夹江两岸皆山,中列三石,江水分为三道,亦号三门峡,舟行甚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