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阳

东阳

①古地区名。春秋晋地,战国时先后属卫、赵,相当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区。《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荀吴略东阳”;《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十八年(前281),“秦拔我石城,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魏氏”, 皆即此。

②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关阳镇。《左传》:哀公八年(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即此。

③春秋齐邑。在今山东临朐县东三十六里。一名凡城。又名晏弱城。《左传》:襄公二年(前571),“晏弱城东阳以偪之”。杜注:“齐境上邑。”


(1)古地区名。春秋属晋,战国属卫,后又为赵地。指今河北省太行山南部以东地区。《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荀吴略东阳。”即此。(2)古邑名。(1)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左传》襄公二年(前571年):齐“晏弱城东阳”,以逼莱,即此。(2)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关阳镇。《左传》哀公八年(前487年):吴伐鲁,“克东阳而进”,即此。(3)古城名。东晋义熙中青州刺史羊穆之所筑,因南临阳水,阳水世亦称为东阳水,故名。在今山东省青州市。北齐移益都县(今青州市)治此。隋在阳水之南另建南城,以此城为北城。金天会中颓废,县治移于南城(今青州市包有南北城)。东晋、南北朝时为兵争要地,历为青州、齐郡治;隋以后历为青州、北海郡治;宋为京东东路、金为山东东路治。


猜你喜欢

  • 干陀利

    又作干陁利、近陁利、斤陀利、乾陀利。或误作于陁利、于陀利。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一带。一说在马来半岛,或认为是吉打的泰米尔文Kadaram的译音,或认为指霹雳州的金丹。《梁书·南海诸国列传

  • 金明门

    三国魏邺都之西门。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五十里邺城遗址。《水经·浊漳水注》: 邺城 “有七门……西曰金明门,一曰白门”。《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三年 (347),后赵石虎 “命太子宣出祈福于山川,因行游猎

  • 坛木树坪

    亦作坛木坪。即今四川巫溪县北坛木乡(坛木坪)。清光绪《大宁县志》卷1:坛木坪“(北)一百里”。

  • 思平县

    三国吴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南朝宋为高凉郡治,南齐改为齐安县。

  • 洵河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旬河。源出宁陕县东北,东南流经镇安县,至旬阳县东注汉水。《三国志·蜀书 ·刘封传》: 申仪降魏,为魏兴太守,“封员乡侯,屯洵口”。即此。见“旬河”。

  • 绥化郡

    西魏置,治所在绥化县 (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西北)。《寰宇记》 卷46蒲州虞乡县: “绥化故城,后魏绥化郡及绥化县所理也。在县西北三十里。周废。” 王仲荦 《北周地理志》 云: “按: 《寰宇记》之后魏

  • 鄂斯

    一作鄂什。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清高宗实录》: 乾隆二十七年 (1762) 七月乙亥,谕曰:“永贵等奏称,额德格讷阿济比所属鄂斯等处,为额尔德尼占据。” 即此。

  • 沙金沟

    ①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民国《奉天通志》卷116:沙金沟在辽阳县“东南一百四十里”。产金。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三十里。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1:珲春河支流有沙金沟河。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珲春县

  • 成安侯国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南。东汉建武二年(26)废。

  • 云安厂盐课司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清一统志·夔州府二》:云安厂盐课司“在云阳县东北,即故云安监地。本朝雍正七年设巡司,乾隆元年改设盐课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