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右旗
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额尔德讷桑特。
②又称东路中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
③清雍正十七年(1752)设,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洪古尔南。
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额尔德讷桑特。
②又称东路中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
③清雍正十七年(1752)设,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洪古尔南。
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源出富尔岭,东南流合古洞河。《清史稿· 地理志》 桦甸县:“富尔河合古洞、黄泥、蒲岑诸水注之,为上两江口。”
①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满城县: 荆山 “山势险阻,其西南有杨家陀寨,昔人据守处”。《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山多产荆树,故名。”②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五里,西接芜湖市东郊。
大理国泸沽县。即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泸沽县曰泸沽檄,汉语水交流处。唐移嶲州于台登即此地。”
在今江西石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洪石岩在 “县南四十里。攀磴而入,石门宽衍如屋,有甘泉涌出。其北曰倒岩,转而南为狮子岩。四面峭壁,路止 一线”。
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南临淇镇。东魏曾置临淇县。民国初设县佐驻此。在河南省林州市南部、淇河北岸。面积185平方千米。人口8.8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淇,人口8390。东魏为临淇县治,因濒临淇水得名。后废县,仍名
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南穹窿山。《越绝书·吴地传》:“由钟穷隆山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去县二十里。”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口。宋杨时讲学处,名黾山书院。元废为僧居,名东林庵。明万历间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复为书院。天启年间党祸大兴,诏毁天下书院,东林实居其首,诛斥殆尽。崇祯初修复。清末改为东林学堂。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东南。东汉废。《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四年(28),“进幸临平”。即此。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晋州市东南。属巨鹿郡。东汉省。
①唐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堡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雄州: “在灵州西南一百八十里。中和元年 (881) 徙治承天堡,为行州。” 后废。②五代南汉乾和四年 (946) 置,治所在浈昌县(今广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信丰县:巫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有岖岭,上多怪石,与南康分界处,巫水出其下,流会绵水,入于桃江”。②又名孝堂山。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孝里铺东。《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