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和场

中和场

①即今四川双流县东中和镇。清嘉庆《华阳县志》卷6:中和场在“治东南二十里”。

②即今四川资阳市东中和镇。清光绪《资州志》卷2资阳县:中和场“在县四十五里”。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中和场“创建乾隆八年”。

③即今四川开县西中和镇。清咸丰《开县志》:中和场“离城一百里”。


猜你喜欢

  • 渠猪山

    又名渠潴山、猪山。在今山西永济市南。《山海经·中山经》: “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 即此。

  • 大磉墩

    亦名大镇。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龙台镇。民国《中江县志》卷2:大镇在“治南五十里”。1964年改为龙台镇。

  • 向都县

    1917年以向都、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设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在向武(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镇都县(1957年改为天等县)。旧县名。1917年由天保县承审之向武

  • 章义县

    金皇统三年 (1143) 改昌义县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七十里彰驿站乡。元废。古县名。金皇统三年(1143年)改昌义县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南彰驿站镇。属沈州。元废。

  • 临源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桂州。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明曹学佺 《广西名胜志》 卷1: “临源者以地临湘、漓二水之源也。” 因名。大历三年(768) 改为全义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始安

  • 铁门山

    亦名铁峰山、凤凰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北。《舆地纪胜》 卷158普州: “ 《图经》 云,旧治在铁门山。开宝四年徙于今治。年月得之于城隍庙像幅纸中。”

  • 湘溪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宋《咸淳临安志》 卷36新城县: 湘溪 “源出新妇洞,至张涧与大溪水(葛溪) 合”。

  • 帮源洞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平洞。《宋史·方腊传》: 睦州青溪县有 “梓桐、帮源诸洞”。北宋宣和三年 (1121),方腊被捕于此。后改名威平洞。又名威平洞、清溪洞。在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坪。北宋宣和二年(11

  • 太平

    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移青安巡司于此,改名太平巡司。(1)古地名。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青安巡检司于此,改太平巡检司。(2)集镇名。(1)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南

  • 雀鼠谷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霍州市以北的汾河河谷。《水经·汾水注》: “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在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