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洲桥

中洲桥

一名江南桥。即今福建福州市中洲与南台岛间的中洲桥。明王应山《闽都记》卷14:江南桥“在盐仓前,俗呼中洲桥, 又名小桥,与万寿桥接,其长减万寿之半”。《清一统志·福州府二》:中洲桥“在闽县万寿桥之南, 又名江南桥。本朝乾隆十六年因旧址甃石为梁,长四百四十尺,广三十八尺。邑人何际逑等捐修,巡抚潘思榘为之记”。


又名江南桥、小桥、仓前桥。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中洲与南台岛间。明王应山《闽都记》:江南桥“在盐仓前。俗呼中洲桥,又名小桥,与万寿桥接,其长减万寿之半”。《大清一统志》:中洲桥“在闽县万寿桥之南,又名江南桥。本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旧址甃石为梁,长四百四十尺,广三十八尺”。


猜你喜欢

  • 周武防

    北周保定元年 (561) 废朔州置,即今甘肃庆阳县。隋开皇三年 (583) 改为合川镇。

  • 靖安镇

    ①唐广明中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靖安县。五代杨吴乾贞二年 (928) 改为靖安场。南唐升元元年 (937) 升为靖安县。②本名龙安镇。又称静安镇、龙湾镇。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史· 高宗纪》: 南宋

  • 西京道

    辽重熙十三年(1044)置,治所在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当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山西雁门地区和内蒙古乌加河与东胜市以东、多伦县以西等地区。金初改置西京路。辽“五京道”之一。重熙十三年(1044年

  • 科尔沁部

    明、清蒙古部名,明译好儿趁、尔嗔。嘉靖年间,成吉思汗弟哈撒儿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 (明译魁猛可) 率部由呼伦贝尔移牧嫩江流域,号科尔沁(又称嫩科尔沁)。其后又南下兼并了福余卫。奎蒙克子博弟达喇 (

  • 大水田

    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千丘乡。清道光《夔州府志》卷31:嘉庆五年(1800),德楞泰歼白莲教“赵麻花于云阳之大水田”。②在今贵州遵义市西。为播州杨氏庄院。《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杨

  • 永平监

    唐置,在今江西波阳县城东。《元和志》卷28饶州:“永平监置在郭下,每岁铸钱七千贯。”《元丰九域志》卷6饶州:永平监在“州东四里”。《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鄱阳县“棠阴镇”条下:永平监“在府城东,唐所置

  • 北坼镇

    即八坼镇。今江苏吴江市南二十里八坼镇。

  • 礼社江

    ①即今云南南部之红河。元代以来称礼社江。《方舆纪要》卷115临安府:礼社江“在府西。源出大理府赵州之定西岭,流经楚雄府定边县,合阳江之水,为定边河;东南流经镇南州,为马龙河;又南经�&#

  • 四隤山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与安徽和县接界处。《元丰九域志》卷5:乌江县“有四隤山”。

  • 鹿头店

    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北四十里鹿头镇。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