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县

临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临州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临县。万历二十三年 (1595) 改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邻接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2978 平方千米。人口57.9万。辖13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泉镇。西汉置临水县,治今县东北,属西河郡。东汉废。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乌突县,乌突郡治。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乌突郡为太和郡,乌突县为太和县;三年废郡,太和县属石州。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改属晋宁军。金改名临水县,属石州。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县为临泉县,属太原府;至元三年(1266年)升为临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州治移于今址。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临县。《郡县释名》山西卷上:临县“在凤凰山之东麓,临湫水河,湫水又名临川河,县名临者以此”。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属汾州府。清因之。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0年分置临南、临北二县。1946年复并为原制。1949年属兴县专区,1952年属榆次专区,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河、湫水河、月境河、清凉寺河流经。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糜子、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盛产红枣。矿产有煤、铁、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石、铝土、石英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冶金、焦化、铸造、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忻碛、兴离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黑龙庙、义居寺、善庆寺、正觉寺、毛泽东渡黄河登岸处纪念碑等。


猜你喜欢

  • 石花屿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清苑县:石花屿“高数仞,广数十丈,中多花卉。宋时尝置戍于此”。

  • 宁北城

    唐南诏置,为宁北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二十二里,中所稍东。南诏后期属剑川节度。宋大理废。南诏置,在今云南省洱源县东南中所。为北边防御吐蕃要塞,宁北节度治所。唐贞元十年(794年),侨治于浪人矣罗

  • 沙冈村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南沙冈村。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南。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移巡检司治此。

  • 韩张山

    一名官山。在今湖南临武县北。《明一统志》 卷64衡州府: 韩张山 “在临武县学后。唐韩愈、张署同时迁谪,韩令阳山,张令临武。及北还,会宿于此。故名”。

  • 中郭罗克插落寨

    简称中郭罗克司。在今青海班玛县西北达卡乡境。清康熙六十年(1721)置中郭罗克插落寨土百户。清嘉庆《四川通志》卷90:康熙五十九年(1720)冬十月,清提督岳钟琪等率诸军进攻郭罗克,“直抵中郭罗克那务

  • 王口镇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西十四里王口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大城县:东北有王口镇,有外委、县丞驻此。(1)在天津市静海县西部、子牙河西岸。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瓦头,人口3210。明初

  • 曼陀罗山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东。明金幼孜 《北征录》: “晚次通川甸,即应昌东二海子间。上登山遥望,指海边石山曰: ‘此即三石山也’。营之西南,曼陀罗山下有寺基,元公主造寺,出家于此。国初废。”

  • 三秀山

    一名仙人亭山。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明《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仙人亭山“在同安县西北。又名三秀山。上有石榻、禅床及仙人迹”。《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同安县:三秀山“在县北十里。三峰秀出,一名仙人掌(亭

  • 青溪县

    一作清溪县。唐永贞元年 (805) 以李纯讳改还淳县置,属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方腊起义于此。次年改为淳化县。(1)古县名。唐永贞元年(805年)避宪

  • 声口溪

    即今浙江开化县西南池淮溪。《方舆纪要》卷93开化县:声口溪在“县西二十里。其上流为池淮溪……池淮溪又东为声口溪,复东南流十五里注于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