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桂县

临桂县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始安县置,为桂州治。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以临近桂江为名。天宝初为始安郡治,至德二年 (757) 为建陵郡治,乾元初复为桂州治。南宋绍兴三年 (1133) 为静江府治。元为静江路治。明为广西布政使司及桂林府治。清为广西省和桂林府治。1913年改为桂林县。1936年为广西省会。民国初为广西桂林道治。1928年直属广西省。1940年复为临桂县。1975年迁驻二塘,即今临桂县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江上游西部。属桂林市。面积2202平方千米。人口45.3万。辖6镇、8乡(含2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桂镇。因附郭桂州总管府和临桂江得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始安县,治今桂林市,属零陵郡。唐贞观八年(634年)改始安县为临桂县,为桂州治。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清属桂林府。1912年废临桂县并入桂林府。1913年裁桂林府改桂林县,属漓江道。1914年属桂林道。1939年析置桂林市,桂林县改为临桂县。1949年属桂林专区,1971年属桂林地区。1975年县治移至今址。1983年属桂林市。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为越城岭山系余脉(最高峰广福顶,海拔1524米),西南为驾桥岭山地,中南部为岩溶峰林槽谷区,以丘陵、残峰平原为主。有义江、相思江、大江、桃花江流经。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蔗、薯类、花生、麻类为主。矿产有铁、铅、锌、重晶石、大理石、锑等。工业有制药、化学、食品、农机、水泥、造纸、制茶。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和322、321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水仙岩、古桂柳运河、李宗仁故居及红滩瀑布、九滩瀑布、十二滩森林公园和花坪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傜山

    亦作瑶山,又名大瑶山。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一统志·平乐府》: 大瑶山 “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丛山叠箐,路险难行。宽袤六七十里。修水自此发源。内有六噶、六定、三片、六段等瑶”。

  • 散迭站

    元置,故址在今吉林蛟河市西北天岗镇附近。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石敦一百 (里) 散迭(站)。”

  • 二龙渡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 宽甸县:“二龙渡巡司,光绪三年置。”民国初改置县佐。

  • 三江碛城

    南宋嘉熙三年(1239)筑,属泸州。故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中坝。《方舆纪要》卷72江安县“大江”条下:“《志》云:县西旧有三江碛,控江为险。宋嘉熙三年筑城于此,以御蒙古。或曰三江碛即绵水口也。”

  • 义堂村

    即今山东临沂市西北三十五里义堂镇。民国《临沂县志》舆图:县西北有义堂村。因村内有刘、关、张“三义堂”庙,故名。

  • 西周时封国。在今山东东平县东鄣城集。《春秋》: 庄公三十年 (前664),“齐人降鄣”。杜注:“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古国名。春秋小国,姜姓。后灭于齐。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北障城。《春秋》庄公三十年(

  • 钟 (鍾) 桥镇

    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北钟桥乡,道通江苏溧阳县。明嘉靖 《建平县志》 卷1: 钟桥街 “在县北一十里”。又载: 钟桥 “在县北十里。宋宝庆元年,和县张一壁建”。

  • 平夷守捉

    唐开元三年(715)郭知远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北。唐置,在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南。属陇右节度使。后废。

  • 旦武汛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南三十里。清置汛,有千总驻此。

  • 涐水

    ①即今四川西部之大渡河。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涐水出蜀汶江徼外,东南入江。” 《水经·江水注》: “吕忱曰: 渽水出蜀,许慎以为涐水也,从水我声。南至南安,入大渡水。大渡水又东入江。”②即青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