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江郡

临江郡

①东汉建安十五年 (210) 刘备置,治所在夷道县 (今湖北宜都市)。三国吴改为宜都郡。

②南朝宋大明五年 (461) 置,属南兖州。治所在怀德县 (今江苏江浦县西)。永光元年 (465)废。

③南朝宋大明七年 (463) 置,属南豫州。治所在乌江县 (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永光元年(465) 废。南齐复置,梁改为江都郡。

④南朝梁大同六年 (540) 置,属楚州。治所在临江县 (今四川忠县)。《寰宇记》 卷149忠州临江郡: “以郡城临于江” 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地。北周属临州。隋开皇二年 (582) 废。

⑤南朝梁太清三年 (549) 置,属吴州。治所在钱唐县 (今浙江杭州市)。《梁书·侯景传》: 太清三年 (549) 十一月,“宋子仙攻钱唐,戴僧易降,(侯)景以钱唐为临江郡”。寻废。

⑥唐天宝元年 (742) 置,治所在平南县 (今广西平南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地。乾元元年(752) 复为龚州。


(1)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置,治今湖北省宜都市。属荆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宜都、长阳等市县。后属刘备,改名宜都郡。(2)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年)置,治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永光初废。寻复置。齐建元初又废,后又置。梁改名江都郡。陈复改齐江郡为临江郡,治所不改。北周改为同江郡。(3)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置,治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隋开皇初废。(4)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置,治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辖境大约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城区一带。寻废。(5)唐天宝元年(742年)以龚州改名,治平南县(今属广西)。辖境同龚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龚州。


猜你喜欢

  • 鹅池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蕺山戒珠寺前。《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墨池 “在戒珠寺。本晋王羲之故宅,或曰其别业也。门外有二池,曰墨池,曰鹅池”。

  • 封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新会县(今广东新会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新会市境。十一年 (591) 改为允州。②隋开皇十年 (590) 改成州置,治所在梁信县(今广东封开县)。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

  • 夷陵县

    西汉置,属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汉书·地理志》 夷陵县颜师古注:“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为宜都郡治。三国吴改为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

  • 会宫集

    即今安徽枞阳县北会宫乡。旧属桐城县。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会宫集“姚王集罢,贩牲者纷至会宫开集”。

  • 甘露寺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始建于三国吴,唐、宋又重建。《新定九域志》:“甘露降于此, 因以名。”②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甘露镇。清嘉庆《资州直隶州志》卷5:甘露寺“唐僧真德建。明正统十二年,寺

  • 小黄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战国策·秦策》:黄歇说秦昭王曰,“以临仁、平兵(丘)、小黄、济阳婴城,而魏兵服矣”。西汉置小黄县。古邑名。又作黄。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战国策·秦策》:黄歇

  • 拉林县

    1946年当地解放后由五常县析置,属松江省。治拉林镇 (今黑龙江五常市西北拉林镇)。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1956年撤销,并入五常县。旧县名。1946年由五常县析置,治今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满族镇。1

  • 郑镇

    即郑家口。今河北故城县治。清置郑家口巡司。1945年故城县迁治于此。

  • 白绵堡

    即白锦堡。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宋史·地理志》作白绵堡。锦与绵字相似而误。

  • 王寮镇

    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二十里王寮乡。清光绪《富平县志》图:东北有王寮镇。在陕西省富平县中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寮镇,人口1490。相传元时此地遭灾,镇国武仕王寮到此赈济灾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