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澧县

临澧县

①西晋太康四年 (283) 改充县置,属天门郡。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水经·澧水注》: “临侧澧水,故以为名。” 南朝梁以后废。

②1914年改安福县置,属湖南武陵道。治所即今湖南临澧县。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充县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属天门郡。因临澧水得名。南朝梁以后废。(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属常德市。面积1203平方千米。人口 43.5 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清雍正七年(1729年)析安乡、石门、慈利三县置安福县,属澧州直隶州,治所裴家河(在今城关镇)。1914年以其与江西省安福县重名,因袭西晋于澧水流域所置临澧县旧名为县名。1914—1916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8年属常德地区,1988年属常德市。地形区主属洞庭湖平原,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澧水及其支流道水、澹水、大溪河等119条溪河流贯县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花为主,蚕豆、小麦、油菜籽、茶叶、蜜橘次之。系省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林产以松、杉、油茶为主,还有楠木、花榈木等名贵树种。名产有天供山中药用蜈蚣。矿产有煤、高岭土、铁、硅砂、铝土、钾、铜、磷、金刚石等。有化工、机械、机电、轻纺、建材、食品等工业。焦柳铁路过县境西北,设龙凤、谭家河、新安三站。207国道纵贯全境,慈澧公路穿越西北。澧水上溯桑植,下航津市;道水在县城以西可季节性通航。纪念地有修梅镇林伯渠故居。古迹有九里楚墓群、古城堤、楚国城址。


猜你喜欢

  • 铜官市

    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山下。铜官山又作铜山。《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铜山 “在县北一百里。楚铸铜处”。明置铜官驿。

  • 思安塘

    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思安塘在 “府西南三十里”。

  • 灵岩山

    ①又名研石山、砚石山、石鼓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三十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在此山广筑宫室。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屧廊。山上有西施洞、砚池、玩月池”。山西南麓有南宋抗

  • 槟榔驿

    明洪武初置,属师宗州。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曲租。寻废。

  • 平虎隘

    在今广东和平县东北六十里下东镇西南兴隆村。初名乌虎村。明嘉靖中筑土城,寻为徐仁器所据,隆庆中平徐仁器,因名平虎。

  • 丰子岭

    又作峰子岭。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北。唐贞观十年(636)移南宾县治于丰子岭南。古山名。又作峰子岭。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北。唐贞观十年(636年)移南宾县治于丰子岭南。

  • 通和桥

    在今浙江衢州市西衢江上。《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 通和桥 “在城西朝京门外,万历三十九年创置浮桥,长八十余丈”。

  • 柴桑山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境。《山海经·中山经》: 柴桑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冷石赭”。晋陶潜家于柴桑,即此。

  • 蓬岛山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葛岙乡境。宋 《宝庆四明志》 卷14奉化县: 蓬岛山 “其源来自四明山,重冈复岭,缭绕绵亘”。

  • 人和寨

    在今河南光山县东南。清同治三年(1864)赖文光率领捻军大败僧格林沁部,杀清将巴扬阿等于此。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东南。清同治三年(1864年)赖文光率捻军大败僧格林沁部,杀清将巴扬阿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