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澧县

临澧县

①西晋太康四年 (283) 改充县置,属天门郡。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水经·澧水注》: “临侧澧水,故以为名。” 南朝梁以后废。

②1914年改安福县置,属湖南武陵道。治所即今湖南临澧县。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充县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属天门郡。因临澧水得名。南朝梁以后废。(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属常德市。面积1203平方千米。人口 43.5 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清雍正七年(1729年)析安乡、石门、慈利三县置安福县,属澧州直隶州,治所裴家河(在今城关镇)。1914年以其与江西省安福县重名,因袭西晋于澧水流域所置临澧县旧名为县名。1914—1916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8年属常德地区,1988年属常德市。地形区主属洞庭湖平原,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澧水及其支流道水、澹水、大溪河等119条溪河流贯县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花为主,蚕豆、小麦、油菜籽、茶叶、蜜橘次之。系省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林产以松、杉、油茶为主,还有楠木、花榈木等名贵树种。名产有天供山中药用蜈蚣。矿产有煤、高岭土、铁、硅砂、铝土、钾、铜、磷、金刚石等。有化工、机械、机电、轻纺、建材、食品等工业。焦柳铁路过县境西北,设龙凤、谭家河、新安三站。207国道纵贯全境,慈澧公路穿越西北。澧水上溯桑植,下航津市;道水在县城以西可季节性通航。纪念地有修梅镇林伯渠故居。古迹有九里楚墓群、古城堤、楚国城址。


猜你喜欢

  • 栗亭县

    北魏正始中置,属广业郡。治所在今甘肃徽县西北伏家镇。后废为栗亭镇。杜甫 《发秦州》 诗云: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 复置,属成州。元至元中省入徽州。古县名。北魏正始年

  • 宜章县

    北宋太平兴国初以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章县置,属郴州。治所即今湖南宜章县。元属郴州路。明属郴州。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东南部,毗邻广东省。属郴州市。面积 2086 平方千米。人

  • 湘山

    ①一名君山。亦曰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道书以为第十一福地。相传尧女、舜妻死于此,俗称湘君,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八年 (前219),“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

  • 丰谷堡

    亦作丰谷井。即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丰谷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绵州:丰谷堡“在州东三十里,即今丰谷井。嘉庆五年乡镇士民公筑,直隶州盐捕州判、潼绵营驻防额外委两署在焉”。

  • 前燕

    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元康四年 (294) 鲜卑慕容廆于大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北) 建立政权,永嘉初,自称鲜卑大单于。东晋咸康三年 (337) 其子皝称燕王,都龙城 (今辽宁朝阳市)。皝子儁迁都蓟(今天

  • 复 (復) 程县

    1945年8月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曹县东南部析置,治青堌集 (今山东曹县东南青堌集镇)。为纪念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专区专员袁复荣及军分区司令员朱程二位烈士而命名。1949年8月改属平原省。1952年复

  • 光城县

    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属弋阳郡。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大明中属光城左郡。南朝梁为光州北光城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南朝梁置,为南郢州光城郡治。治所在赤石城(今河南潢川县南)

  • 唐福镇

    北宋置,属仁寿县。在今四川仁寿县北四十五里。

  • 吴村镇

    ①清置,属临汾县。即今山西临汾市北二十五里吴村镇。②即今河北顺平县东北二十里吴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完县图:东北有吴村。(1)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

  • 博赊港

    在今广东徐闻县东龙塘镇东南。《清一统志·雷州府》 “黄塘港” 条内: “博赊港在县东南四十里。其左为赤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