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江

丹江

①为巴拉河上源。源出今贵州雷山县南苗岭,北流入清水江。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9丹江通判:“丹江在城西,发源城南高坡上,有泉名大塘,溢而下流,合诸山之水成江,下流合台拱之小江,入于清江。沿江苗人有大丹江、小丹江之称,实只一江也。雍正六年,苗人挑绕等四十余寨据大丹江,乌叠等二十余寨据小丹江,鸡讲十余寨切近九股,与大小丹江相勾结。巡抚张广泗以八寨既平,率兵进取丹江,相度形势以乌邪为大小丹江要隘,抱得亦大丹江出没之区,乌骚则延属鸡讲,又囊猛者大丹江绾毂处也,旬日之间次第平定。”

②即丹水。今陕西宜川县西南之丹水。


汉水最长支流。在河南、湖北、陕西三省边境一带。《吕氏春秋》:“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即此水。源出陕西省商州市西北凤凰山东,上源有南、北两支,两支汇合于黑龙口镇后,向东南流经丹凤、商南二县境和河南省淅川县及湖北省丹江口市,于丹江口市入汉水。长390千米,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千米。有滔河、淅川、淇河等支流。陕西省丹凤县以下可通航。下游建有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鱼类。丹江口水库风景秀丽。


猜你喜欢

  • 阳寿县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治所当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之沙拉胡滩村。东汉末废。隋开皇三年(583)复置,后为云州治。治所在今托克托县北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大黑河东岸古城。十八年(598)改为金河县。②南朝梁置,

  • 和兜山

    在今内蒙古阴山山脉东段。《魏书·世祖纪》: 始光三年 (426),拓拔焘北伐,“西至五原,田于阴山,东至和兜山”。古山名。确址不详。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东首。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焘自云

  • 泺黄支线

    自今山东济南北泺口至胶济路黄台车站。长 7.8 公里。为津浦铁路支线。1913 年修筑。

  • 齐禹县

    1942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齐河、禹城二县析置,治齐河城(今山东齐河县南齐河旧址)。取二县首字为名。1950年5月撤销,并入齐河、禹城二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2年由齐河、禹城两县析置。以两

  • 母章德山

    一作母得章山。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东。《元史·世祖纪》:至元五年(1268),“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

  • 飞州

    北宋置羁縻州,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境。《宋史·蛮夷传四》:政和七年(1117),“涂、静、时、飞等州蛮复反茂州,杀掠千余人”。后废。

  • 钱清镇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二里钱清镇。《元丰九域志》 卷5: 越州山阴县有 “钱清一镇”。《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三年 (1129) 十一月己巳,“帝发越州,次钱清镇”。即此。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北

  • 老万山

    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大海中大万山岛。《明史·地理志》:东莞县有老万山。清康熙《新安县志》卷3:老万山“在大奚山西南洋海中。周回过于大奚。林木箐森。昔万贼巢此,故名”。《方舆纪要》卷101新安县“大奚山”

  • 马牌

    即今吉林图们市南图们江西岸月晴镇,隔江与朝鲜对境。清末《延吉珲春一带地图》:图们江岸有马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图们江上游森林甚密,清末以来大肆垦荒,“自马牌以上至高丽崴以下,其间已成童山”。

  • 玉山

    ①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玉山“山多白石如玉,所谓燕石次玉者也。下有玉山店”。②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斗门镇。宋《嘉泰会稽志》卷9山阴县:玉山“在县北三十三里。《旧经》云:唐贞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