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江
在今广东信宜县北。《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丽水江“在信宜县东北八十里。源出白马山,流入宜州界”。《方舆纪要》卷104信宜县:丽水江“在县北八十里。出县北百里白马山下,流入东川”。
在今广东信宜县北。《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丽水江“在信宜县东北八十里。源出白马山,流入宜州界”。《方舆纪要》卷104信宜县:丽水江“在县北八十里。出县北百里白马山下,流入东川”。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麻线岭 “明成化八年,参议严宪凿山开道,以通馈饷”。
在今河南叶县东。《方舆纪要》卷51叶县:东陂“在县东。《志》云:春秋时楚叶尹沈诸梁所凿。东西十里,南北七里”。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筑,后设都司驻守。故址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
①又作褒信。东晋侨置,属新蔡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南朝宋属南新蔡郡。南齐后废。②南齐改西苞信县置,属北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梁为义州义城郡治。隋开皇初改为殷城县。③亦作包信县。南朝宋改
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湖州府: “ 《志》 云,郡有七十二溇,在乌程者三十有九,在长兴者三十有四,导苕霅之流注于太湖。”
大龙山支脉。在今安徽安庆市北十八里,岭上有脊现关。《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大龙山 “又南十里为白麟、火炉诸峰,其脉伏而复见,耸起如脊者, 曰脊现岭,为集贤岭”。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四十里洲泉镇。《方舆纪要》 卷91: 洲钱市 “地形如钱,周遭皆水,因名”。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左传》: 哀公十一年 (前484),“公会吴子伐齐。五月,克博”。即此。秦置博阳县。古邑名。春秋齐邑。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金牛山”条下:“县西五十里又有马槽山,上有寨垒,相传曹魏所筑。”
即今山东栖霞市东北六十里臧家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栖霞县东北有臧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