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成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改永平军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郑(今河南郑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光启二年(886)改为宣义军。五代唐复为义成军。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年)以永平军节度使更名义成军节度使,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领滑、郑二州。光启二年(886年)改宣义军节度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义成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武成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改永平军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郑(今河南郑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光启二年(886)改为宣义军。五代唐复为义成军。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年)以永平军节度使更名义成军节度使,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领滑、郑二州。光启二年(886年)改宣义军节度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义成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武成军。
即今广西横县东南武流江。《明史·地理志》 横州: “南有郁江,又东南有武流江,源自广东灵山县,流入境合焉。”
清康熙六十年 (1721) 置,属杂谷安抚司。治所即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乡。乾隆十四年 (1749) 升为宣抚司,四十年 (1775) 升为宣慰司。
即今江西靖安县北华坊。清同治《南昌府志》卷6靖安市镇:华坊街“在县北三十里”。
亦名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嘎顺淖尔和苏泊淖尔一带。《元史·地理志》:“亦集乃路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飞云山“在博白县。山石上有巨人迹。又有石函,常有蛇吐珠,夜出光焉”。《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飞云山“山势险峻,朝夕常有云气”。
明置,即今贵州平坝县西南二十六里天龙镇。《清一统志·安顺府》 “界首铺”条下:又有“饭陇铺,旧皆戍守处”。1927年改名天龙。
亦作北地州。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甘洛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政七年 (前240),“以攻龙、孤、庆都”。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七年(前240年),“以攻龙、孤、庆都
清光绪五年 (1879) 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 (1902) 升为海龙府。清光绪五年(1879年)置,治今吉林省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升为府。
①即长临河镇。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作长宁河。②即《水经注》之云门谷水。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北,南入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