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棠驿
明初置,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二十里义棠镇。地当汾水南出之口,旧为太原、平阳间交通要隘。清雍正七年(1729)裁,改称义棠堡。
明初置,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二十里义棠镇。地当汾水南出之口,旧为太原、平阳间交通要隘。清雍正七年(1729)裁,改称义棠堡。
①一名高密河。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汉书·地理志》 胶东国下密县注: “应劭曰: ‘密水出高密。’”自诸城市流经高密市西入胶莱河。②在今山东蓬莱市南。《明史·地理志》 蓬莱县: “南有密神山,密
即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即“狼虎谷”。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北部地置,治所在河南府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温县及郑州市以南,信阳、息县、淮滨等市县以北,渑池、洛宁及伏牛山、桐柏山以东,新郑、淮阳、沈丘及安徽太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资江中。《清一统志·长沙府一》“印文石”条:印心石“两岸岩峙如门,此石四面独方,浮出于石门潭内,俨如一印”。道光十六年(1836), 邑人陶澍摹宣宗御书“印心石室”四字于资江南岸之西崖
①在今江西乐平市东北。《寰宇记》 卷107乐平县: 洪岩 “在县东北九十里。高耸百丈,盘亘四十里,云气泉声四时不绝”。②在今湖北恩施市南。《清一统志·施南府》:洪岩 “在恩施县南三十里。高出群山。上有
北宋元祐二年 (1087) 改渠阳县为军,治所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次年废为砦。
在今湖南临武县东。明置巡司于此。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部。属长坡镇。人口610。原名锡侯村,相传清代一李姓进士被朝廷封为锡侯,由此得名;后因该村属沙土地带,村后有一土堆,“锡侯”谐音为“赤土”,故名
①即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永安堡。《方舆纪要》卷62靖远卫:永安营“在卫北裴家川。……卫境要地,设官军戍守于此”。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永安营“在大通县西。地名测尔兔。本朝雍
即今山西沁源县东南法中乡。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领导机关曾长期驻此。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十八里龙虎台村。元建行宫于此。《元史·扩廓帖木儿传》:至正二十四年(1368),“扩廓帖木儿遣部将白锁住以万骑卫京师,驻于龙虎台”。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龙虎台“地势高平如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