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义胜军

义胜军

①唐中和三年(883)改浙江东道节度为义胜军节度,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以南部分。光启三年(887)改威胜军节度,乾宁初又改为镇东军节度。北宋初废。

②唐方镇名。天祐三年(906)置,治所在耀州(今陕西耀县)。唐末改名静胜军。


唐方镇名。(1)唐天祐三年(906年)李茂贞置,治耀州(治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领耀、鼎二州。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年)改静胜军。(2)唐中和三年(883年)升浙江东道观察使置,治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市)。领越、衢、婺、台、明、处、温诸州。光启三年(887年)改威胜军。


猜你喜欢

  • 天津县

    清雍正九年(1731)置,为天津府治。治所即今天津市。位当海河水系交通总会,为南粮北运入京咽喉及长芦盐运销中心。咸丰十年(1860)以后,随着沿海对外贸易发达,渐为华北最大商港。咸丰时曾置三口通商大臣

  • 外江县

    北周保定三年(563)改僰道县置,为戎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市。一说在今宜宾县东之南广镇。以外江(今岷江)为名。隋大业三年(607)复改僰道县。古县名。北周保定三年(563年)以僰道县改名,治今四川省

  • 伴壁店堡

    亦作半壁店。明置,属开平卫。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七十里半壁店村。《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伴壁店堡,“堡在平川,其东西两面皆山,壁立道旁,因名。……虽在边内,而当南北往来之冲,实独石噤喉处也”。

  • 炭步墟

    即今广东花都市 (新华镇) 西南炭步镇。清设水西巡司于此。

  • 梓潼山

    即梓桐山。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十里。《方舆纪要》 作 “梓潼山”。

  • 黑水守捉

    唐置,在今新疆乌苏县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唐置,治所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境内。后废。

  • 王岭山

    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王岭山“西接吉水县界,北接新淦县界,山高四十余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王岭山“在永丰县西北三十里。……世传五代时,彭玕屯兵于此,土城尚存”。

  • 鼓鸣山

    即今福建长泰县东北鼓鸣山。《舆地纪胜》卷131漳州 《景物下》: 鼓鸣山,“ 《旧经》 云,每风雨晦冥,常闻鼓声,因名焉”。《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长泰县 “吴田山” 条下: “县北迤东四十里有鼓鸣

  • 泰山庙镇

    即今湖北襄阳县北泰山庙乡。明嘉靖十九年 (1540) 移油坊滩巡司于此。清设把总驻防。

  • 大金川

    亦名金川河。藏名促浸。即今四川大渡河上游大金川。清康熙《皇舆全览图》:四川大渡河上游有大金川土司,土司以河名。(1)古地名。明金川寺演化禅师地,后分大、小金川。大金川,土语“促浸”。清雍正元年(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