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和伦图吉山
又作乌云和尔冬吉山。在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东。清乾隆《盛京通志》卷29:乌云和伦图吉山“在(墨尔根)城东南一百六十里”。光绪年间为布特哈与墨尔根界山。
又作乌云和尔冬吉山。在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东。清乾隆《盛京通志》卷29:乌云和伦图吉山“在(墨尔根)城东南一百六十里”。光绪年间为布特哈与墨尔根界山。
在今陕西蒲城县东二里。为唐所置折冲府。
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唐诗人贾岛死葬于此。唐苏绛《贾司仓墓志铭》:“葬于普南安泉山。”《舆地纪胜》卷158普州:贾岛墓“在州南山下”。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30安岳县:“贾岛墓在城南三里安泉山,即田家咀
五代晋、周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里城东面南门。五代梁称观化门,晋天福三年(938)改称仁和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还开封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即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河州。治所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寰宇记》卷155廓州米川县:“因米川水为名。”永徽六年(655)移于河北,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后入吐蕃。古县名。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金溪县:张祉山“在县东北六十里,接安仁县界”。
北魏孝昌中置,属建平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
明弘治七年 (1494) 改九名九姓独山州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州南二十里有独山,据清嘉庆 《贵州通志》 卷2 《都匀府图说》称: “群嶂相联,一峰独峙,州因以名。” 1913年改为独山县
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朱全忠出击朱瑄,败于斗门,“全忠退军瓠河”,即此。宋置瓠河镇。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年),朱全忠“引兵趣斗门
亦名达威。在今四川色达县。民国《道孚县图志》:“色达一名色他,分上中下三色达。……(宣统三年)边务大臣赵尔丰遴员勘查,改为色威县,适逢鼎革,未果。”
又名石壁寺。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五里石壁山南。北魏延兴二年(472)兴建。当时昙鸾大师住持寺中研究净土宗,名重一时,被誉为“神鸾”,后由弟子道绰继承。唐贞元十二年(796)重修,改名石壁永安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