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抛湾
即今四川井研县北乌抛乡。清光绪《井研县志》卷4:乌抛湾场“创自雍正间,县北七十里”。
即今四川井研县北乌抛乡。清光绪《井研县志》卷4:乌抛湾场“创自雍正间,县北七十里”。
①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寰宇记》 卷121播州带水县: 带水 “源出故县西大山东,流经县城北,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②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载宁江。《汉书·地理志》乐浪郡含资县: “带水西至带方入海
①东汉永元八年(96)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吉水县北十五里固洲。兴平二年(195)为庐陵郡治。三国时属庐陵郡。西晋太康中又为庐陵郡治。隋开皇十年(590)改名庐陵县。②三国吴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为鸣水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穿江在 “县西十里。源出葵山,东南流二十里,有石山穹窿,水过其下,东入郁林州境,即定川江之上源”。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松赞干布“亦号弗夜氏”。地在今西藏乃东、穷结等县境。
唐贞元元年 (785) 升梅溪场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闽清县。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改名闽清县。旧县名。唐贞元元年(785年)升梅溪场置,治今福建省闽清县。属福州。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改
西魏改华山县置,为宜城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宜城市。隋属襄阳郡。贞观八年(634)废。古县名。西魏改华山县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属襄阳郡。唐贞观八年(634年)废。
在今山东枣庄市北,夹山之旁。《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夹儿山“在峄县北七十里。旧有锡场”。
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永兴元年(304)賨民李雄据成都(今四川成都市),称成都王。光熙元年(306)称帝,国号大成。东晋咸康四年(338)李寿夺权,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云南东北
即曷撒罕关。又称哈思罕关。金以辽苏州关改名,即今辽宁大连市北南关岭。《金史·地理志》曷苏馆路:“有化成关, 国言曰曷撒罕关。”金以辽苏州关改名,“国语曰曷撒罕关”(《金史·地理志》)。在今辽宁省大连市
一作逍水。即今四川仪陇、营山、渠县之消水河。《寰宇记》 卷139良山县: 消水 “北自县界南流,经县西一十里,又西南流入蓬山县界”。南流至渠州渠江县 (今渠县) 入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