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揭
亦作呼揭。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湖至新疆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流域。《汉书·匈奴传》:郅支单于破乌孙后,“因北击乌揭,乌揭降”。
亦作呼揭。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湖至新疆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流域。《汉书·匈奴传》:郅支单于破乌孙后,“因北击乌揭,乌揭降”。
元置,属金竹府。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明初废。明郭子章《黔记》卷7作古筑,隶金竹府。俗名古羊县。古县名。元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初废。
西魏置,治富水县 (今湖北京山县东北)。隋废。唐天宝元年 (742) 改郢州复置,治所在京山县 (今湖北京山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及京山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郢州。(1)西魏置,治富水县
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获鹿县图:东有石家庄。光绪《获鹿县志》卷2:石家庄在“县东三十五里”。②在今宁夏灵武县南。《清史稿·刘松山传》:同治九年(1870),广东提督刘松山镇压回民
亦作赤甲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赤岬山。《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是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相近为白帝城。《旧唐书·地理志》 奉
①东汉建武二年(26)置侯国,寻改为县,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北魏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宋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徙治今谷熟镇南,寻还治谷
北魏改宣义郡置,为襄州治。治所在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北齐废。北魏改宣义郡置,治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北齐废。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潮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清一统志·潮州府》:大埔县“治大埔村,因以为名”。民国《大埔县志》卷1:“盖俗呼有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仅宜果蓏蔬麻者曰埔。有俗音而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乾封驿 “在县南。《志》 云,永丰路通闽、川、越,客担荷者群至,因设驿于此。今废”。
西汉置,属楚国。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六十六里支 (甾) 河乡城孜集。《水经·睢水注》:渒湖水 “西届彭城甾丘县之故城东”。东汉改为菑丘县。古县名。甾,一作菑(《续汉书·郡国志》)。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宿州
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田房附近。《方舆纪要》 卷115蒙自县: 驾谜寨 “在县东南。《滇纪》: 县有溪楮山,去八寨二十余里,又南至大江。地名安边,由县至底泥,又前渡三岔河,即至贺谜。其地有万山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