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石镇

乌石镇

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东洲村。《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增城县:乌石镇“在县南东洲村。旧为乌石砦,洪武初改置巡司”。清废。


(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增城市南。明洪武初改寨置巡检司。(2)今镇名。(1)在江西省资溪县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横山,人口 1600。原公社驻地乌石村旁有一黑色巨石如鼓,故名。1952年为四区。1958年设乌石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设镇。产稻、蔬菜、油菜籽,盛产香菇、明笋、竹荪。有花岗石、活性炭、木竹加工等厂。资荣公路终此。(2)在湖南省湘潭县西部。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乌石寨,人口450。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将领陈友谅部下易华,在乌石峰安营扎寨,又称乌石寨。镇因山名。1950年置乌石乡,1961年改公社,1987年改乡。1995年景泉乡并入,1998年置镇。主产稻,并产茶叶、花生、生猪、辣椒。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公路通湘潭市区。为彭德怀诞生地,建有彭德怀元帅纪念馆。(3)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部、北江中游东岸。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乌石街,人口 5090。传说驻地附近有矗立巨石,乌黑发亮,故名。1949年后,先后属曲江县一区和马坝区。1958年并入樟市公社,同年又析出与沙溪公社合置乌石公社。1961年沙溪公社析出,1986年建乌石镇。地处大宝山西侧的低山丘陵区。主产双季稻、花生、油菜籽等,特产乌石红瓜子。韶关发电厂驻此。坪新公路通过。北江河段通20吨以下轮船。(4)在广东省雷州市西南沿海。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乌石港,人口 1.4 万。明洪武年间在乌石港岸边成圩,因港畔有三堆黑色玄武岩石头得名。1953年属海康县四区。1957年析置乌石乡、嘉山乡,1958年合置卫星公社,1961年为乌石区,1964年改镇。1968年置乌石公社,1984年改置乌石镇、房参区。1995年并房参区入乌石镇。地处乌石港滨海台地平原区。产稻、甘蔗、蔬菜。是著名渔港。有造船、建材、化工、电力、水产冷藏和加工工业及珊瑚工艺品制作。有公路接207国道。(5)在广东省紫金县东北部。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坝塅,人口2530。因镇境有一大乌石而得名。建国初属紫金县第一区,后属附城区。1958年置乌石公社,1980年驻地迁松树坝。1983年设区,1986年建乡,1993年置镇。地处秋香江上游。林产松香、紫胶、茶叶、毛竹。主产稻、甘薯。有水电站,并有陶瓷、制砖、铸造、农机修理等厂。河尾、惠水公路在此交会。古迹有张公庙。(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南部,黎湛铁路、宾盘公路经此。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乌石圩,人口 3900。因驻地南坡旁有大黑石,故名。1951年为陆川县六区。1958年设乌石公社,1962年改区,1966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薯类、甘蔗、龙眼、荔枝、柑橙、香蕉、西瓜、波罗蜜等。有酱油等调味食品、瓷器、刀具、铸件加工等厂。以果蔗、猪苗、小刀著名,县南主要集市。公路通陆川、良田、博白、沙坡等地。附近有谢鲁山庄名胜。


猜你喜欢

  • 木邦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木邦府,后废。三十五年(1402)复置,永乐二年(1404)改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兴维。辖境约当今缅甸掸邦萨尔温江以西部分。明末废。明永乐二年(140

  • 柏谷山

    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2潞安府长治县: 柏谷山在 “府东北十三里。山多柏树,一名百谷山。俗传农尝谷处,有百谷泉。《志》云: 岩壑绝胜,与太行、王屋相连”。古山名。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与

  • 高青县

    1948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高苑、青城二县及滨县黄河以南部分地,邹平、长山二县小清河以北地区,蒲台县西南小部分地析置,治田镇 (今山东高青县)。在山东省东北部。属淄博市。面积830平方千米。人口35

  • 番陇

    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方陇塘。清雍正六年(1728) 置番陇土千总。

  • 马平郡

    南朝梁置,属龙州。治所在潭中县(今广西柳州市东南驾鹤山间)。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及柳江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析桂林郡置,治潭中县(今广西柳州市东南柳江东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

  • 汾州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改浩州

  • 灵关河

    即今四川宝兴县南之宝兴河。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6天全州:灵关河“在州西北。自董卜界发源,流经灵关,合多功河入雅州”。

  • 游山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甬江入海口外。元 《延祐四明志》 卷7定海县: 游山 “在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 东二里海中”。

  • 梅岙 (嶴) 镇

    又名海岙镇。明置,属宁海县。即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六十三里梅岙村。《明史·地理志》 台州府宁海县: “又有梅岙镇,旧有铁场。” 《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梅岙镇在 “县南百里。旧有铁场,亦戍守处也。嘉

  • 宁明县

    1912年改宁明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即今广西宁明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属崇左市。面积 3779 平方千米。人口39.5万,78%为壮族。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