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城县

乐城县

①三国蜀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西油溪镇,一说在重庆市东北洛碛镇。延熙十七年(254)废入江州县。

②三国魏改乐成县置,为河间郡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西晋为河间国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献县西南一里,仍属河间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广城县。

③三国蜀汉改成固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湑水西岸。西晋复名成固县。

④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隋属信安郡。唐属康州,天宝元年(742)改名悦城县。

⑤唐武德五年(622)分彭泽县置,属浩州。治所在今江西彭泽县南。八年(625)省入彭泽县。《寰宇记》卷111江州彭泽县:废乐城县城“在县南三十九里。县城傍山为之,南北高险,东西平下”。《清一统志·九江府一》:乐城废县“按,《县志》又谓在今(彭泽)县东五十里陶王山北,未知何据”?

⑥即乐成县。治今浙江乐清市。唐杜佑《通典》、《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俱作“乐城”。


古县名。(1)东汉末置,治今重庆市东北洛碛镇。属巴郡。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废。(2)晋改乐成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东南。为河间郡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徙治今献县,属河间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广城县。(3)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属晋康郡。隋属信安郡。唐初属端州,后改属康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悦城县。(4)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江西省彭泽县南。属浩州。八年废入彭泽县。(5)即“乐成县(3)”。


猜你喜欢

  • 得胜坡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观风海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时改为县佐。

  • 从姑山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从姑山“在府城南五里。上有玉泉、玉洞、天梯、天柱等奇胜,又有伏虎洞”。《清一统志·建昌府一》:从姑山“在南城县东南五里。以次于麻姑而名。缘石磴而上数百级,

  • 陈村峪

    即今山西绛县东南陈村镇。《清一统志·绛州》:陈村峪“在绛县东南十五里。带溪水出此。稍西有紫家峪”。

  • 新城戍

    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南。《水经·淮水注》:淠水 “又东北流,径新城戍”。即此。南朝梁置新城郡及新城县于此。

  • 铁石山

    ①在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嘉靖 《清流县志》 卷2: 铁石山 “在县东南梦溪里,山高多石,坚黑如铁,又此山产铁,因名”。②即今四川冕宁县东南泸沽镇东矿头山。《华阳国志·蜀志》: 台登县 “山有砮石,

  • 剧阳县

    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应县东北二十里。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应县东北,属雁门郡。王莽时改善阳县。东汉复改剧阳县。西晋废。

  • 兰津

    又称兰仓津、仓津。为古渡口。在今云南永平县与保山市间的澜沧江上。《华阳国志·南中志》:“孝武时,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耆溪,……人歌之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作人。”

  • 周 (週) 城埠

    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周城镇。《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周城埠,“宋末,土人结寨筑城于此,以御侵寨,周回濠迹尚存。亦曰周城”。

  • 涂 (塗) 水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知徐吾为涂水大夫。”②即今湖北咸宁市淦河及武昌县金水。《水经·江水注》: “涂水出江州武昌郡武昌县

  • 福建镇

    唐方镇名。上元元年 (760) 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大历六年 (771)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