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毅墓

乐毅墓

在今河北邯郸县东南十八里大乐堡村北。乐毅,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人。燕昭王时任亚卿。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率军击破齐国,先后攻下七十余城,因功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号昌国君。燕惠王即位,中齐反间计,改用骑劫为将。乐毅因而出奔赵国,被封于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号望诸君。后死在赵国。《元和志》卷15礠州邯郸县:“乐毅墓,在县西(应为东)南十八里。”


猜你喜欢

  • 阳丘山

    即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之罗山(骡山)。《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曲成:“阳丘山,治水所出。”即此。

  • 上溪口街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溪口镇。清康熙《休宁县志》卷1:上溪口街“南五十里。长二里”。

  • 白鹿场

    即今四川彭州市北白鹿乡。清光绪《彭县志》卷2:白鹿场“旧名河坝场。在西乡梯云里,距县北七十里,西距思文场二十里。乾隆十九年设”。

  • 应天山

    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八里,南接宜城山。《方舆纪要》卷67双流县:应天山“唐僖宗幸蜀时赐名”。

  • 延川县

    隋改文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元和志》卷3延川县:“取吐延川为名。”大业初属延安郡。唐属延州。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延安府。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北

  • 水银厂

    亦作水荫场。即今湖南保靖县南三十里水银乡。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水银山“乱峰合沓,幽径蟠绕。山洞旧产水银,故名”。

  • 十方普觉寺

    俗称卧佛寺。在今北京市西北西山支脉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改名昭孝寺,后亦称洪庆寺。明宣德、正统年间重修,改称寿安寺。崇祯年间又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

  • 国民党“一大”旧址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广东博物馆内。1924年1月孙中山在此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地原为广东师范学堂钟楼,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 始阳县

    ①西晋太康四年 (283) 分安固县南境横屿船屯置,属临海郡。治所即今浙江平阳县。寻更名横阳县。②西晋置,属始安郡。治所当在今广西临桂、永福、恭城等县境。后废。③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为蒙山郡

  • 宝宁县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清乾隆元年 (1736) 置,为广南府治。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清史稿·地理志》: “西北有宝宁溪,县以此得名。” 1913年改广南县。古旧县名。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