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州

九州

①或称九有、九囿、九围、九域、九野。指传说中的我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州名未有定说:《尚书·禹贡》 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吕氏春秋·有始览》 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职方》 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 《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经学家遂合称之为三代九州。实际上九州只是春秋、战国时学者各就其所知的大陆所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

②泛指全中国。陆游《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中国以外加八州,是战国时齐人邹衍创立的大九州说。


(1)传说中的中国古地理区划名。起于春秋战国,说法不一。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所划分,州名未有定说。《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而无梁州。《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遂将《禹贡》、《释地》、《职方》合称为夏、商、周“三代九州”。《吕氏春秋》儒家不认为是“经”,故经学家并未为之立说。实际上九州都只是当时学者就其所知的大陆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各家所说的州境界亦多出入。如泰山以东北地区在《禹贡》属青州,在《职方》属幽州;而《职方》的青州,则相当于《禹贡》徐州的大部和豫州的一部。(2)又称九域。泛指全中国。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3)中国以外加八州,是战国时齐人邹衍创立的大九州说。参见“大九州”。

禹贡九州图


猜你喜欢

  • 东玺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粤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乾封中属宜州。北宋废。古县名。唐置,失载置年。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属宜州。五代南汉废。

  • 八百大甸宣慰司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泰国清迈。辖境约当今泰国境内北纬17°线以北地区。后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八百等处宣慰使司为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简

  • 典合城

    唐贞观中置,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唐 《沙州都督府图经》: “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亦曰典合城。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唐贞观中以隋之鄯善镇改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车尔臣河南

  • 吐儿山

    又作兔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札鲁特旗西北霍林河(呼林河)源处。《辽史·营卫志》:夏捺钵“无常所,多在吐儿山。……吐儿山在黑山东北三百里,近馒头山”。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自庆州(今巴林右旗北之白

  • 大瀼水

    即今四川奉节县东之梅溪河。《方舆胜览》卷57夔州:大瀼水“在奉节县。州城以景德二年迁瀼西。……杜甫诗: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南江北春冬花”。《方舆纪要》卷69奉节县:大瀼水“在府城东。自达州万顷池发源,经

  • 铁溪河

    今四川蒲江县北临溪河。《方舆纪要》 卷71蒲江县: 铁溪河在 “县北二十里。其上流为百丈河,自雅州名山县流入界,合蒲水,又东北注于邛水,故邛水亦兼铁溪河之名。《唐志》: 临溪县有铁官,盖溪旁山中旧产铁

  • 木兰郡

    南朝梁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西充国县(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与阆中市接壤地区。西魏废。

  • 靖夏城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于席苇平新城置,属渭州。在今甘肃平凉市境。《宋史· 夏国传》:“夏人大举攻泾源靖夏城,城遂陷,复屠之而去。” 即此。

  • 上碑镇

    亦作上北镇。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二十里上碑镇。清《畿辅舆地全图》行唐县:上碑镇在“县西北”。在河北省行唐县中南部。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上碑,人口5840。为县内四大古镇之一。

  • 榆树湾市

    即今湖南怀化市。旧属芷阳县,清时县丞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