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江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又称石角水。在广东省西南部。《大清一统志》:“其江至冬水浅,沙渚露出有九,故名。”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化顶,南流经广东省廉江市石角,折向西南在安铺附近入北部湾。长162千米,流域面积 3337 平方千米。支流有武陵河、沙铲河等。建有鹤地水库等水利工程。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又称石角水。在广东省西南部。《大清一统志》:“其江至冬水浅,沙渚露出有九,故名。”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化顶,南流经广东省廉江市石角,折向西南在安铺附近入北部湾。长162千米,流域面积 3337 平方千米。支流有武陵河、沙铲河等。建有鹤地水库等水利工程。
即曷苏馆。辽置,以处熟女真。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金置曷苏馆路。
一作双河口市。即今湖南宁乡县东北双江口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茶园市”条:双江口市“在县东三十里沩江北岸”。
即今四川理塘县西南喇嘛垭乡。清雍正年间置喇嘛土百户。
明洪武八年(1375)改广东都卫置,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清废。
又名芦潭市。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建昌县:芦潭镇“有巡司,明初吴元年建”。
唐乾元中改沅江县置,属岳州。治所即今湖南沅江市。北宋乾德元年 (963) 复改沅江县。古县名。唐乾宁中改沅江县置,治今湖南省沅江市。属岳州。五代改属朗州。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复名沅江县。
在今山东惠民县南五十里。《宋史·河渠一》: 大中祥符四年 (1011),“九月,棣州河决聂家口”。即此。
即今福建南靖县西北水潮。清有千总驻此。
①宋置。在今江苏镇江市内。沈括有《望海楼》 诗,米芾有 《中秋登望海楼》 诗。《清一统志 ·镇江府》: 望海楼 “在府治后,宋蔡襄题曰望海。后改为连沧观,米芾有诗”。②在今浙江杭州市旧城南凤凰山上。唐
又作巴延珠尔克卡伦。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