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都护府
唐龙朔三年(663)移原瀚海都护府于古云中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统辖漠南东突厥各部诸羁縻府州,相当今内蒙古阴山以南、黄河以北、西拉木伦河源以西地区。麟德元年(664)改为单于大都护府。
唐都护府之一。龙朔三年(663年)以瀚海都护府改名。治云中故城(今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统辖碛南东突厥诸部各羁縻府、州。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以北、西拉木伦河源以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贺兰山以西北地区。麟德元年(664年)改单于都护府。
唐龙朔三年(663)移原瀚海都护府于古云中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统辖漠南东突厥各部诸羁縻府州,相当今内蒙古阴山以南、黄河以北、西拉木伦河源以西地区。麟德元年(664)改为单于大都护府。
唐都护府之一。龙朔三年(663年)以瀚海都护府改名。治云中故城(今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统辖碛南东突厥诸部各羁縻府、州。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以北、西拉木伦河源以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贺兰山以西北地区。麟德元年(664年)改单于都护府。
即今江西崇义县东南四十五里长龙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十七里夏驾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昆山县东南有 “夏驾桥”。
亦作吐祥坝。即今四川奉节县西南吐祥镇。清光绪《奉节县志》卷8:吐祥坝“按作土墙坝,距城一百八十里”。
清乾隆三年(1738)置,为镇安府治。治所即今广西德保县。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与敬德县合并置德保县。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年(17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为镇
金贞祐二年 (1214) 升浑源县置,治所在浑源县 (今山西浑源县)。元属大同路。明属大同府。1912年改浑源县。金贞祐二年(1214年)置,治所在浑源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浑源县地。蒙古至元四年
即今新疆奇台县东北北道桥。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古城:北道桥台“南至古城五十里”。
在今四川巫溪县西马连溪上。《舆地纪胜》卷181大宁监:大悲口“在郡西十六里。溪心两巨石对峙,上广下狭,故名。行人乞灵之祠也。谚云:船过大悲口,盐方是你有”。《方舆纪要》卷69大宁县:马连溪在“县西五里
明洪武八年(1375)改酉阳州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酉阳、秀山等县地,同年属重庆卫。永乐十六年(1418)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司。明初改酉
①在今安徽颍上县南。《梁书·裴邃传》: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复破魏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汝颍之间所在响应”。②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五十里。《寰宇记》 卷24密州高密县: “ 《郡国志》: 高密县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太和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2番禺县:“李溪堡,城东北七十五里……往来大道有太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