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和县

云和县

明景泰三年(1452)析丽水县置,属处州府。治所即今浙江云和县。据《方舆纪要》卷94云和县:“本丽水县浮云、元和二乡地”,置县后因以为名。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2年浙江省徙治于此,1945年迁回杭州。


在浙江省南部。属丽水市。面积984平方千米。人口10.9万,其中畲族占8.2%。辖4镇、11乡(含2畲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云和镇。唐、宋为丽水县地。明景泰二年(1451年)析丽水县浮云、元和二乡地置云和县,治今址。《读史方舆纪要》:“兼二乡之名以名焉。”明、清属处州府。1914年属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属温州专区。1958年并入丽水县。1962年复置,1963年属丽水专区(1970年改地区)。2000年属丽水市。地处浙南山地中部。洞宫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南、北部多千米以上山峰,以西南部白鹤尖最高,海拔1593米。龙泉溪自西向东贯境北部,有浮云溪等支流汇入。沿溪多河谷盆地,以云和盆地为最大。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是主要产粮区。农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籽等。产茯苓、杜仲、厚朴等中药材。林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产松、杉、毛竹、油茶籽、油桐籽、乌桕籽。为省杉木、油茶、中药材生产基地县。特产长裙竹荪、黑木耳、香菇、茶叶、柑橘。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豹、白鹳、黄腹角雉、鼋。矿产有萤石、叶蜡石、高岭土及锌、银、钨、锡、铁、煤等。工业有电力、木制玩具、机械加工、化工、纺织、电子、五金、建材、陶瓷、制药等。紧水滩电站为省内第二大电站。丽浦、云寿公路经此,大溪及支流龙泉溪通水运。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狮山风景区、仙宫湖森林公园、夏洞天、八仙洞、水碓坑宋窑址、插花殿、魁星楼、百岁坊、周恩来纪念亭等。


猜你喜欢

  • 河东汛

    清置,属越嶲营。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越西河东岸河东乡。设把总驻守。

  • 艮山门

    南宋临安城的东北门。即今浙江杭州市东北艮山门。宋《咸淳临安志》卷18城郭有“艮山门”。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东北部。泛指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环城东路相交及艮山路西段一带。以门得名。吴越时名保德门

  • 左邑县

    秦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闻喜县。东汉废。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闻喜县。因在安邑之左,故名。属河东郡。东汉省入闻喜县。《水经注·涑水》:涑水“又西南径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秦改为左邑县”。

  • 吉力石

    即革儿昔。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之锦石。《明史·苏吉丹传》:“苏吉丹,爪哇属国,后讹为思吉港。国在山中,止数聚落。酋居吉力石。”

  • 咸 (鹹) 池海

    一作盐池海。在今新疆哈密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伊州伊吾县: “南二里有咸池海。” 《元和志》 卷40伊吾县: 咸池海 “在县南三百里,周回百余里。州东北四涧水并南流,至州南七八里合流为一水。侧近皆

  • 浪穹州

    唐代在浪穹诏地置,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源县大部地。天宝后废。唐初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洱源县一带,属姚州。后废。

  • 道章山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7平江县: 道章山 “四峰高耸,秀出群山,周围磊山如城,人多避盗于此”。

  • 南洋水

    即洋水。今四川武隆县东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之芙蓉江。《舆地纪胜》 卷176黔州:南洋水 “在彭水县”。

  • 锦城

    即锦官城。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 (锦江) 南岸。唐徐坚 《初学记》 卷27引任豫 《益州记》: “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 后人用作成都的别称。唐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 “锦

  • 小长安岭

    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秦安县:小长安岭“在县西北百有五里。山势修长,亦曰长安山。宋时置长安砦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