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成都少城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公园(少城公园)一带。西晋左思《蜀都赋》:“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注:“阳城,蜀门名也。”《寰宇记》卷72华阳县:“阳城门,李膺记:少城有九门,南面三
①西晋泰始二年 (266) 置,属司州。治所在顿丘县 (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市及清丰、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北魏天兴四年 (401) 属相州。东魏天平初属司州。北齐废。②东晋侨置,属
①亦名高城岭。在今广西岑溪县北二十二里。《舆地纪胜》 卷109藤州: 高城岭 “在岑溪县”。《方舆纪要》 卷108岑溪县: 高城山 “蟠结高远。土人以为石城。岭有巨石如人立状”。②亦名石城山、石矩山。
即今四川叙永、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永宁河 “亦曰界首河”。《明史·曹震传》: 洪武二十四年 (1391),“会永宁宣慰司言: 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
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额尔德讷桑特。②又称东路中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③清雍正
一名白虎矶、白浒矶。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长江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山临侧江濆。”明代山下有白浒镇,置巡司于此。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怀德县(今广东信宜县东北)。因僚族起义,侨治泷州 (今罗定市南)。后徙治信义县 (今信宜县西南镇隆镇)。贞观元年 (627) 废,二年 (628)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
在今湖北荆沙市西长江中。《晋书· 王澄传》: 巴蜀流人与土人忿争,杀县令,屯聚乐乡,请降,“澄伪许之,既而袭之于宠洲”。即此。《水经·江水注》: 枚回洲 “下有龙洲,洲东有宠洲”。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南
一作迭儿迷。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喷赤河北岸铁尔梅兹。《明史· 西域传》: 迭里迷“在撒马儿罕西南,去哈烈二千余里。有新旧二城,相去十余里,其酋长居新城”。陈诚、李达曾出使于此。
即渥洼水。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南湖乡。《元和志》卷40沙州寿昌县:“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