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岳

五岳

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北岳恒山(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又曰:“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其后始改为以衡山为南岳。传说五岳为群神所居,故自古帝王多往祭祀。旧说尧舜时已有巡狩五岳之举,乃汉儒附会,实则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汉书·郊祀志》云:武帝“自封泰山后,十三岁而周遍五岳四渎矣”。又云:宣帝改元神爵后,“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明初尊五岳为神。


猜你喜欢

  • 渠河

    一名郎溪。又名芙蓉江。即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渠水。《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渠河“源出佛子坡,与广西分界。下合众流,环州城会于郎江”。

  • 瓦述毛丫长官司

    简称毛丫土司。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里塘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理塘县西北毛丫沟。宣统三年(1911)改属巴安府。民国改流。

  • 金星山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西。《方舆纪要》 卷97延平府永安县: 金星山 “在县城西。西北临溪,有石壁,巉岩如削,下为潭,燕水所汇也”。②在今贵州贵定县西。《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金星山 “在卫城 (今

  • 札藏寺

    清建,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三十里湟水南岸。民国《湟源县风土调查录》:“札藏、福海二寺,寺僧系蒙古种族,附近有田地百数十石。”

  • 海门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为浙东门户。清顺治十八年 (1661)裁。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北海门。属浙江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

  • 喀尔喀图站

    亦作喀尔哈。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塔溪乡。《清 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 条下: “科洛尔站,又七十六里至喀尔喀图站。”

  • 恰卜恰

    即今青海共和县驻地恰卜恰镇。清乾隆《西宁府志》 卷21西宁至藏路程: “南路白彦脑儿……五十里至恰不恰,有草无柴,青海蒙古住牧。四十里至西泥脑儿。” 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民国八年

  • 白龙池

    古名滋茂池。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东北,龙溪河源处龙池。清嘉庆《汶川县志》卷7:滋茂池在“县南一百二十里,龙溪沟入四十八里。四合皆山,中一巨浸。俗呼为白龙池, 曰滋茂池。一名慈母池,在慈母山下,

  • 上航埠头驿

    在今浙江衢州市西衢江滨。《方舆纪要》卷93衢州府:上航埠头驿“在府西三里。旧为水驿,弘治八年废信安水驿为上航埠头水马驿”。

  • 三龙山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5岐山县“梁山”条下:“三龙山在梁山西,宇文周置三龙县,盖以山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