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岭
在今山东肥城市北。《方舆纪要》卷31肥城县:五道岭“当往来通道,旧置马驿于此”。
在今山东肥城市北。《方舆纪要》卷31肥城县:五道岭“当往来通道,旧置马驿于此”。
①即今天津市宝坻县西南二十里新开口乡。清为县西南一巨镇。乾隆 《宝坻县志》 卷6:“最著者为新开口。”②即今河北乐亭县南四十里新开口乡。清光绪《乐亭县志》 卷2: 新开口集 “道光二十六年立集,呈请未
战国时国名。都巩(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十里康店乡)。《史记·周本纪》:惠公代“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其国。
即今河南武陟县治木城镇。《明史·河渠志五》:万历三十三年(1605),范守己言:“近者十年前,河沙淤塞沁口,沁水不得入河, 自木栾店东决岸。”即此。1939年武陟县徙治于此。在今河南省武陟县境,濒沁河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双髻山下。北宋初,蛮置富州于此,谓之富州新城。《宋史·地理志》 沅州: 熙宁六年 (1073),以 “富州新城为镇江砦”。即此。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五十里。东汉废。《水经·滱水注》:“博水又东径白堤亭南,又东径广望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侯国。”即此。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封中山
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东。《方舆纪要》卷67彰明县:“龙备堰在县东。”
又名大乘山。在今江西南康县北。《舆地纪胜》 卷36南安军: 画锦山 “在大庾。半山有寺曰画锦,故名”。《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画锦山 “在县北百里。高百余丈,周亘三十里”。
在今湖北竹山县北。《舆地纪胜》 卷86房州: 矾石山 “在竹山县北。旧云山有矾石,其白如雪”。《方舆纪要》 卷79竹山县 “上庸山” 条下: “其在县北十里者曰矾石山,旧产矾。”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乖西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后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属贵州都司。清乾隆年间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乖西府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辖境
在今巴基斯坦控制下之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西北,为印度河支流。《新唐书·西域传》: 小勃律国 “王居孽多城,临娑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