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是

伊是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战国策·齐策二》:“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即此。汉置陭氏县。


古邑名。又作伊氏。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战国策·齐策三》:齐、魏“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即此。西汉置陭氏县。


猜你喜欢

  • 纳呼

    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西盐池。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辟展:纳呼“四围皆山,滨湖之地司驻牧。其西谷口狭而深,为辟展东境关隘”。清光绪年间置西盐池驿于此。

  • 麻栾集

    又作麻岚。即今山东平度市东三十里麻兰镇。清道光 《平度县志》 有麻栾。

  • 千佛岩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十里嘉陵江东岸。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广元县:“本志:北十里千佛岩,即古龙门阁,先是悬岩架木,作栈而行,后凿石为千佛像,成通衢矣。”摩岩造像始于南北朝,迄于清,以唐为主。从南至北

  • 首止

    一名首戴。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睢县东南。《左传》: 桓公十八年 (前694) 秋,“齐侯师于首止”。杜注: “卫地。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 《春秋》: 僖公五年 (前694) “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

  • 丈人观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麓丈人峰下建福宫。《方舆胜览》卷55永康军:丈人观“在青城北二十里。今名会庆建福宫。旧记云:昔宁封先生栖于北岩之上,黄帝师焉,乃筑坛拜宁君为五岳丈人”。宋陆游有《丈人观》诗。

  • 曹均桥市

    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二十五里曹均桥。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3九江府湖口县: 东南有曹均桥。

  • 亦作于、盂。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二十六里邗邰村东。殷时鄂侯所居。周武王封子邗叔于此。《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富辰谏曰:“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水经·沁水注》:“邘水南流,径邗城西。故

  • 曲阳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西汉改置上曲阳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复名曲阳县,属中山郡。治所即今河北曲阳县。隋开皇六年(586)改名石邑县,次年又改名恒阳县。唐元和十五年(820)复

  • 三堡驿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哈密厅:三堡驿,“回语呼托和齐。注:言长官旧居。陶保廉谓即唐纳职县故城。以《唐书》地望准之,近是。托和齐三字急读之,亦音近纳职也”。

  • 纥升骨城

    高句骊筑,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七里五女山山城。是为高句丽建国初都城。《魏书·高句丽传》:“朱蒙遂至普述水,遇见三人,其一人著麻衣,一人著纳衣,一人著水藻衣,与朱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