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
1935年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改设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8年划归海南省。
旧县名。1936年由陵水县南部析置,治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自治县保城镇。后废置。1987年撤销,改设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原属广东省,1988年划归海南省。
1935年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改设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8年划归海南省。
旧县名。1936年由陵水县南部析置,治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自治县保城镇。后废置。1987年撤销,改设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原属广东省,1988年划归海南省。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南沙 “在县南七十里。与竹薄沙相接。《旧志》: 沙长八十里,广十余里,多稻菽萑苇之利。明初置南沙巡司于此。嘉靖十九年,南沙土豪王艮等,构党作乱,
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北部西山东麓翠微、平坡、卢师山之间。八大处指分布在三山间的八座寺庙,即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八大处即此八座寺庙的总称。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东北部
在今浙江嵊县北二十四里。宋高似孙 《剡录》 卷2: 舜皇山 “山最崇直,冈岭复深,有舜井焉”。在湖南省新宁县城东南边境,与东安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属越城岭北麓。为国营舜皇山林场基地。传说舜帝南巡经
即今河南荥阳市南二十六里崔庙镇。民国《续荥阳县志》 卷1: 县城南有崔庙镇。(1)在河北省阜城县东部。面积89.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崔家庙。因崔姓主管当地庙会,故名。1958年属王集
明景泰三年 (1452) 调置紫荆关城内,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北紫荆关镇。
北宋置,属安化县。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华池镇)东北平定川上游河畔。
明作巴朗。又称白浪木、巴朗宗、巴浪宗、巴纳木宗。即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巴浪”为两姓名。传说13世纪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二人曾在此处一起念经,后以二人姓名首字为当地地名。清《
指今四川汶川县西之岷江。以江西保子冈为名。《明史·地理志》 威州: “宣德三年六月迁于保子冈河西,十年六月又迁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或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四年 (630),李靖追击突厥颉利可汗于阴山,“颉利帅万余人欲度碛,李世勣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度,其大酋长皆帅众降,世勣虏五万余口而
即陇海铁路海刘支线。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南至刘顶煤矿。1940年建成。1945年拆除。